|||
我看上海冷库液氨事故——事故后的全国性大检查模式作用不大
130901 李健
昨天,上海一冷库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导致15人死亡、20多人受伤,这是继今年6月3日吉林一禽业公司液氨泄漏爆炸事故(121人死亡)的又一起涉氨事故,前后还不到三个月。
自从吉林液氨事故以来,安监部门开展了全国性的涉氨企业安全大检查,这几乎是我国重大事故发生后的一贯模式:2011年西安11.14一肉夹馍店液化气罐泄漏造成11人死亡,之后,安监部门开展了全国性的小微餐饮企业液化气罐大检查;2012年8.26包茂高速特大卧铺车交通事故36人遇难,之后,安监部门也同样开展了全国性的卧铺大客车安全大检查;2013年3.22长沙坠井女孩事故,之后一样,全国性的讨论和检查井盖安全、井内安装防坠网……类似的大检查还有很多,成了固定模式,但真正发挥了什么作用?无论安监还是企业自身,为什么不事先研究好安全预防并不折不扣地执行,为什么总是在死了人之后,才去检查和总结?也许安全监管部门的初衷是好的,通过检查督促企业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但企业执行了吗?真正整改了吗?伤亡事故发生是众多未遂事件累积起来的结果,企业不管好这些小小的未遂事件,只靠安全大检查这种事故末端治理、救火式、运动式管理的模式,安全只会是梦想中的安全!
应该反思一下我国这种安全大检查模式了!抓事故预防、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细节,是安全必须走的路子,否则还会发生类似的涉氨、涉氯(氯气)、甚至涉氢(氢气)、涉氧(氧气)等类型的伤亡事故,至于一氧化碳、硫化氢事故早已成为常态事故了,人们对其安全大检查也已经麻木了。
2012年包茂高速特大交通事故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德学曾经在事故调查之后说过几句话,值得深思:我们这些年光特别重大事故已经查了150起左右,每一起事故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建议,但没有人好好重视、好好落实,所以下次发生的事故还是这些原因,下次提的建议还是这些话,只不过是把词前后顺序颠倒颠倒。这反映了在这方面已经是恶性循环,所以我们不能说不痛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