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OLONG 蒲公英的世界

博文

PLoS One 三弄 ® 唱和赵斌老师 精选

已有 5889 次阅读 2013-1-30 18:4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题记> 我这是专门针对PLoS One 第四次发表博文了, 所以有了这个买弄的标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25582&do=blog&id=655957&cid=2442355&goto=new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65595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657459.html



/////////////////////////////////////////////////////////////////////////////////////////////

赵老师在<<Cameron谈开放获取(Open Access),我顺谈PLoS ONE>>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647208.html)一文中写道:“降低发表论文的门槛,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可使得一些具有潜在价值和离经叛道的论文早日面世,所做的工作容易及时得到同行的检验。但是,如果有人本来就是将PLoS ONE作为垃圾堆扔过来的垃圾,就不要到处宣扬自己发了一篇二区刊物的文章了对这一观点我是持积极态度的, 有的部分我举双手赞成, 有的部分我觉得可以和赵老师一起交流讨论。

 

科学界在发表学术论文上遵循的最重要的一条准则就是同行匿名评审,  这也是PLoS One所公开宣称的。然而这一标准在实际运作中, 并非完美无缺。一方面受制于小同行内部之间的相互排挤打压对方的成果导致有作者的文章无法发表在相应的学术期刊上; 另一方面受制于作者所提交论文的原创性与新颖性超出了时代的认可而被当成了垃圾而置之不理。

 

对于前者, 各个有良好声誉的国际学术期刊都采用了排除有潜在冲突的小同行来评审的措施(作者本人可以要求编辑剔除那些可能有利益冲突的小同行), 尽量避免这一情形的出现。 但即便如此, 同行打压也是时有发生的。我用自己熟悉的领域来说话: 欧美学者同样水平的文章通常见于高IF期刊, 即便是来自日本的论文也时常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我时常拿Plant JournalPlant Cell & Physiology的文章做对比, 后者中有为数不少的文章水平是能和前者相匹配的, 但前者的学术声望明显高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是: 欧美学界是科学体系的创建者和推行者造成了对来自其它地区(如中日韩)作者的体制性偏见。话题扯开的话, 会涉及到政治性的话题→歧视, 所以我就此打住。

 

对于后者, 理论上是无解的。因为作者提交的成果之所以离经叛道, 就是因为不仅超出了小同行的认可, 而且也超出了大同行的认可, 只能留待时间来做见证。这也是很多重大发现甚至一些诺贝尔奖成果首先也没有得到CNS的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现在兴起的OA应该说可以缩短时间, 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 我本人对OA是非常赞成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极力主张中国学界要建立起自己的OA体系而不是迫使大家一窝蜂往包括PLoS One等在内的OA期刊扎堆的原因。

 

谈到降低发表论文的门槛, 这里有一个核心就是对原创性和新颖性的把握问题, 赵老师观点的后一部分, 我的理解也是隐藏着这层涵义的。但我批判PLos One的根源也在于此。下面是PLoS One 的期刊信息:


PLOS ONE (eISSN-1932-6203) is an international, peer-reviewed, open-access, online publication. PLOS ONE welcomes reports on primary research from any scientific discipline. It provides:

  • Open-access—freely accessible online, authors retain copyright
  • Fast publication times
  • Peer review by expert, practicing researchers
  • Post-publication tools to indicate quality and impact
  • Community-based dialogue on articles
  • Worldwide media coverage

PLOS ONE is published by PLOS,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我这里要说的是:  PLoS 打的招牌是非赢利机构,  戴了一个很好的面具,  PLoS One 就是专门用来赢利的。撕开其面具要看它的真实面目的话, 我们需要看PLoS 是如何对待它旗下其它OA刊物的。实际上, 除了PLoS One, PLoS其它系列对刊发文章的数量是限制得非常严格的, 根本就不象PLoS One这样城门大开。具体的细节请参阅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655957.html 中附件中的多个图表。所以目前PLoS 的商业策略是以牺牲PLoS One 的学术价值来谋求其出版界地位。记得大概是07年的时候, PLoS 发过大致是这样具有挑衅意味的广告: 来吧, <<自然>>! 大爷我PLoS和你约架来了!

 

下面是另外一位网友在我博文中表达有关PLoS的看法:

cly85  2013-1-24 15:18

我们生活在一个扭曲的社会,许多事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正因为国内期刊收版面费屡禁不止,好像 是支付OA期刊的论文加工费很自然的事。其实,已经有大量的调查事实说明,国外学者投稿如果非要私人出钱,都不甚愿意的,除非论文根据的研究成果来自国家等研究基金,按照强制执行(mandate规定,必须发表在OA期刊上;这时候,也是按照一些实际措施、学者投稿时由基金部门或图书馆系 统拿出论文加工费。按照美国国会2012年的宣布的资料,美国由国家提供的科研经费只占美国总科研经费的1/3;在可以预见的将来OA期刊并不会取代 传统期刊。在各个学科的学术圈内同行评价中,最有影响力的期刊,还是以学会期刊为代表的、非营利性传统学术期刊(这些期刊可以选择不缴论文加工费的)。


全世界每年发表150万篇论文,按照80/20规则,只有很少数高质量的;PLoS One 是力图容纳尽可能多的论文,它很容易截取论文质量- 数量分布中间部分的某一段,不愁没有市场和顾客,把自己变成一个论文文库,这当然会吸引许多迫切希望发表论文的作者。


PLoS One 的发展方向,是贬低期刊的品牌作用而尽量强调论文本身的作用,但是实际情况是其它OA出版社还是发展数百种期刊的OA期刊群,而不是那种OA“论文库。所以有学者反复提出的 JBC PLoS One 的比较,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

 

cly85  2013-1-28 07:17 在我博文中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656876.html又一针见血地指出 [出版者故意谈化和掩饰不讲究论文重要性的意]

 

PLoS One 的经营策略本身无可非议, 依照我解剖的出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论文的情况(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657459.html), 我担心将来任何一篇来自中国的英文文稿恐怕都会收录在内, 因为就这篇论文而言, 没有任何创新点毫无学术价值(论文写作不规范, 引述他人文献出大错, 处理原始数据失当得到夸大其词的结论)。而这类文章还并不是特例(待将来时间许可, 我可以评述其它这类文章)这完全不再是降低发表论文的门槛导致而成的问题, 而是根本就没有了学术的基本的统一的标准。所以, 我对PLoS One 这种为了极大商业利益的行为给中国学术界带来的临时性繁荣而后果严重忧心忡忡。现行国内过度强调IF而不管所发表论文真实水平导致的名利双收现状迫切需要改变。在我看来, 我们现在大量地在PLoS One 发表论文的行为如果不加任何节制的话, 对中国科学界总体而言无异于饮鸠止渴。

 

前面我已经谈到我本人对OA是持积极支持态度的, 而且我认为科管理部门需要借鉴PLoS 的成功策略我的理由主要有三:

 

1) 中国已经是论文生产大国, 但高水平论文比例相当低, 而低层次论文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庞大数量的低层次论文总归要有一个出路, 与其我们花钱到国外发表, 肥水外流, 为何不留在自家田野?  中国一天没有自己的OA期刊,  交付昂贵费用发表论文的现状只会越来越严重

 

2) 海内外已经有一大批科学家能够胜任Peer Reviewers 的责任

 

3) 撰写英文论文在过去是个问题, 但现在不再是中国从事科学研究人员的主要困绕

 

4) 作为一个民族, 需要屹立于世界之林, 学术的竞争既不是一年两年之事, 也决非十年百年之事, 而是伴随我们整个民族命运兴衰之大事。尽快推动自己的OA期刊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发展提出的历史性客观要求。而绝非是SCIIF 两个时髦述语所能涵盖的, 换言之, OA初创期, 不要去在意它的IF, 而是重点把体系建立起来, 随着科技投入的增加, 科技人员素质的提高, IF会水到渠成地高起来的。

 

谈到降低发表论文的门槛, 我认为并非不可, 但任何文章的发表必需遵守基本的科学道德, 如同我例举的这篇文章, 我认为在严格评审条件下, 是任何学术期刊都不应该刊发的, 我相信赵老师会认同我这个观点, 而且我也相信科学工作者必需有起码的科学道德底线, 不能为了一个表面的IF而丢失了自己的学术品格。现在的情况是 PLoS One 根本就没有设置啥门坎了(69%的投稿命中率!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了, 已经完全把首要的学术性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导致的结果势必是: 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泛滥成灾。PLoS One的这种作为, 对于那些在该刊上严肃认真发表论文的学者也是极端不公正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5582-657967.html

上一篇:管中窥豹: PLoS One ® 中国科学研究现状与发达国家之比较研究
下一篇:学术观点之争: 李竞 vs 李小文
收藏 IP: 81.17.193.*| 热度|

4 赵斌 李伟钢 牛丕业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