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hliu971225 我写故我在

博文

原来如此

已有 2564 次阅读 2013-5-25 19:23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几次点评科学网的大事小情。这次结合手机大赛,点评下我自己。

手机照大赛悄没声儿地就落幕了。一天了,也没见前三名的代表出来发个言,等着徐老师的总结发言也没等着,特别是对黄秀青老师的提议,没有任何回应,感觉这个个毕幕式不是那么完美。我就算是代表群众发个言吧。 

这事开始时就是谁和谁的一句话吧,然后谁的一张照片,谁的加入,谁的推波助澜,然后就到了今天这个样子,不少人参与进来。我开始被参与,大赛组织者徐老师把我的一张照片拉了进去,我感谢徐老师的认真与辛苦,再发一张照片,徐老师再选,更加小心地说徐老师辛苦了。然后开玩笑说让科学网协办,谁知科学网编辑MM再次表现出从善如流的气度,真的出面协办了。当然其中少不了徐老师的沟通。只是科学网还是有些小气,只给前三名发奖。按我的心思,应该发到前十名(正好可以发到我,哈)。或者,作为第一届参赛者,人也不多,大家都发点纪念奖呗。 

我的参赛,应该感谢赵燕老师。感谢赵老师的一篇五瓣丁香。五瓣丁香的幸福与好运我想住已久。 

一直以来,什么相机在我手机都是傻瓜的。拍不出感觉,就是个记录。10年有了第一个可以照相的手机后,用相机就少了,所以苏德辰老师说我是科学网上用手机拍照片比较早的。想想是这样的。10年以后,我在这里所配的大部分照片都是手机的,有些是虚的,曾经折磨过不少对照片比较苛求的高手。那篇组团来参赛、校园小路、太阳花、三篇中原七日自由行都是手机照,也还可以。但那时就是记录。 

因了赵老师的五瓣丁香,在一个周六的早晨,早早起来,竟然捕捉到了一点点光的色彩。那一抹霞光,那光映下的花朵,一下子有了魂似的,活了起来,把我拍摄兴趣一下子点醒了。那天早上,我不仅找到了我自己的五瓣丁香,还在小卡片机上找到了拍微距的模式,在手机上也找到了微距选项。下班路上用手机,找被晚霞照亮的花朵,凑近了拍清楚,而有了第一张入选的鸢尾花。再一次,无意中发现,在微距模式下,点一下触摸屏,就会聚焦在这一点,而其它地方可以被虚化。我坐在路边的台阶上,拍了那组小花,其中一张被徐老师选中。这组小花自己看着都漂亮,感觉不可思议。远远望去,一片绿色中点染的几朵小花,平淡无奇,可是微距就能让一朵花显露出奇异的美。芸芸众生中每一个体都是这样平凡但有其自身别样的风情吧。佛告诉我们的一花一世界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了五瓣丁香而燃起的拍摄热情,与手机大赛时间上相应,跟上了这股潮流,被裹挟着就参加了进去,还得了些票,这个就有些难得了。因为我这张照片发的晚,排在所有参赛照片的后面,看了前面那么多精彩的照片,还能把票投给一朵小花,可见投票者真的是认同它。只让投一票,我投给了王锟,那张照片能唤起人们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样的情怀。这一票也还应该可以投给苏老师的女儿。如果再让我投的话,或者是张海霞老师女儿的高飞,或者是玉秀老师的温情,再选的话,应该就是海辉的了。

响应黄秀清老师的提议,我把票转给了张老师的女儿,小姑娘着实招人喜爱,那组微距稚嫩,毫无雕琢,可爱得很。没想把票投给男同胞们。这次你们就让让吧。徐老师所追求的绝对公平,是没有办法实现的。人心是杆称,人心也变幻莫测,公平只是其中的一个选项吧,而且不会是最重要的选项。整个大赛期间,最震动我的一件事是徐老师最后所进行的参赛选手作品集。终于可以知道这次比赛为什么能以徐老师的一已之力办起来了。 

这就是我参加手机大赛的过程及原因,源于对五瓣丁香的想往。原来如此。不是跟风。这么多的机缘巧合。 

再贴几张以前的手机照。都是美食,也算是谢谢本次大赛的组织者徐晓老师,谢谢科学网提供的平台,谢谢大家的关爱,谢谢!

                      咖啡时间

玫瑰腐乳排骨

松茸红烧肉罐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9300-693411.html

上一篇:活在当下
下一篇:怎样写热门博文
收藏 IP: 119.109.108.*| 热度|

14 张玉秀 戎可 赵美娣 李学宽 陈小润 曹聪 徐大彬 陆俊茜 钟炳 刘立 陈湘明 杨月琴 乔中东 clp2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