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这几乎是每一个学校最基本的定位。但是,重科研而轻教育,这又几乎是所有高校的“通病”。
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的发展来说,从短期来看,重视科研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教育是更应该抓好的“国家大计”。
人才培养要保持它在代际之间的连续性,让我们的创造有人来继承,让他们的“未来”有能力去创造。否则,就会出现人才的断层,或者国民素质无法提高、人才队伍无法扩展、后备队伍无法补充的窘迫局面。因此,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常抓不懈。
教育教学讨论会开展近一年了,讨论了不少重要的问题,例如教师骨干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等。但是,高校以科研为主的大趋势,现在看来是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从目前的讨论情况来看,大家主要把问题集中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并由此而把视线转移到了教学方法问题,并提出借鉴西方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兴趣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活泼的教学方法。
这一方面固然是重要的,但它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师资队伍建设。我们讨论“创新人才培养”,必然是在有充分的师资队伍的前提下讨论的。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前提都有点岌岌可危了。为什么这么多老师,都愿意搞科研而不愿意做教学?
用什么机制来调动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呢?
采访发现,目前的待遇体系、职称评定标准,都是以科研为标尺进行衡量的。即便是所谓“教学名师”,其内在标准,也是由科研而不是由教学的成果来衡量的。
有被采访者反映说,“没有科研成果,你就评不上副高;没有副高支撑,你能评上教学名师吗?”哪个学校愿意自己的“教学名师”一翻履历,却原来是一个“讲师”?
这就迫使年轻教师不得不首选科研,而不是首选“教学”。因为科研的短期效应比较明显,很容易拿项目、来钱,也容易在短期内出论文成果并用来评职称,而教学的“投资-收益”周期相对太长,且考评体系不完善而无法衡量。
正因如此,教育教学讨论会上提出的诸如让老教学名师带动中青年的路径,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个带动过程,并不是精神影响就能驱动的。而必须要有实际的利益驱动才行。
而目前各高校普遍采用的强行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代课的方法,也因为收效周期太长、教学水平考评体系不完善而走向了形式化——上课糊弄45分钟,太容易了。仅仅规定教授上课,根本无法达到促进教学的目的。
因此,“人才强效”所采取的“人才引进”方法,在教学问题上,是不起作用的。解决教学的短板,还要靠机制的有效牵引,发挥校内已有的师资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