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xiaog0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iaog04

博文

学生不听课,怎么办? 精选

已有 11905 次阅读 2012-9-24 20:2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资本主义, 资本论, 马克思

    昨天,朋友诉苦说,学生不听课,自己在上面一个人讲,很没有意思!
    朋友很气馁,觉得这样讲课,没有什么意义!
    我劝朋友说,其实,这种状况正凸显了讲课的必要性。
    学生不听课,这种情况很常见。我们自己当学生的时候,也常做这样的事情,害得老师没心情。不喜欢听课,无非两大原因,其一是学生不知道你所讲述的内容的重要意义;其二,就是老师讲课的方式和水平确实不敢恭维。
    我曾经在采访政治学院的老师时,就遇到了第一种情况。那位老师讲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本来是一门内涵丰富、波澜壮阔、常说常新的课程,因为马克思的学说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并因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它像一个诅咒一样套在“资本主义”的头上,以至于每一次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大的危机,西方世界的人们都会重新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解析和预言拿出来温习一下,例如08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社会的热销。
    老师也讲得很有用意思,能够深入浅出,并有实例支撑,听来很有说服力。
    然而,学生却并不懂得这门课程的意义,尤其是,对电子科技大学这样的理工科学校来说。同学们课程多,作业多,没有多少时间学习人文科学。电子科大在实施“理、工、经、管、文”综合发展战略之前,也一直没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好不容易碰上一门人文课,却是“带有政治意识形态说教性”的“马克思主义”。现在的青年人对此尤其反感,可以说带有“先天性”的排斥情绪。于是,就出现了在课堂上玩手机、做理科作业、无所事事等现象。老师看在眼里,自然心里很不舒服,觉得学生太蔑视老师了。
    这种情况,原因就是学生还无法充分认识上这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无法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渗透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具有怎样的鉴镜作用。而现代社会的每一项政策,都是直接与在座的同学们的现在和未来联系在一起的。同学们之所以对这一点不感兴趣,主要是觉得马克思主义与自身利益无关,而产生这种“无关”印象的原因,又是因为他们的认识能力还不足以透析社会的间接性联系与自己的存在的互动关系。而这个任务,恰好就是老师在上这门课程之前首先应该告诉学生的。
    就比如说,给我诉苦的那位老师,她教的是音乐欣赏、文艺美学。
    学生对“美学”的冷漠,就如对文学、哲学等学科一样,都感性地认为“不能当饭吃”,因此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在大学里,许多学生都把美学教育或音乐欣赏之类的课程,作为选修课,学生选这样的课程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混学分而已。其他如大学生生涯规划、心理辅导课等,也同样如此。
    这些情况,也是处于同样的原因,即学生对这些课程的价值认识不够。
    而认识不够的首要原因,就是老师在这方缺乏引导和阐释。
    以这个标准去衡量,那么,学生不爱听课,其实也就是老师教课的方式存在问题。因此,第一个原因也可以归结到第二个原因里面去,即老师授课的方式和水平让人不敢恭维。
    学生不听人文课,觉得的不“实用”,这正说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意识很淡漠,亟待进行人文教育。它是对抗“科学主义”霸权的必由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不能等闲视之。如果老师因为学生不听课就气馁,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意义,那就错了。
    因此,气馁之余,反思一下自己的授课方式,或许更具有建设性。
    我其实与学生一样,不想让老师把本来波澜壮阔、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曲解得干涩乏味。如果我的老师当初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一个历史的还原,那么,我可能会更早地理解并进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轨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4242-616400.html

上一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皮萨里德斯教授来校讲学
下一篇:“搜索-匹配”:让劳动力自由流向空缺职位(诺奖经济学家讲座)
收藏 IP: 125.71.228.*| 热度|

12 朱艳芳 张启峰 王修慧 王世喜 梁建华 Editage意得辑 姜宝玉 吴桂生 彭真明 xiexmbs yu.diligence liweih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6: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