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研究生入学面试的季节。国内读博士难毕业,博士毕业难找工作,网上充塞了许多这样的抱怨。但另一方面找我们想继续深造的人也不少,也有许多企业跟我要毕业的博士,到他们单位去做博士后。我既劝阻了部分人想读博士的冲动,但我也想鼓励一些同学继续读博。我的想法是:要想读博,首先必须对科学研究真的感兴趣,有探索“为什么”的精神。但只有兴趣还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强的能力,也要有比较好的基础,这些都具备了,即使留在国内读“土博士”,也仍是不错的选择。
随着国家对“创新”要求的提高与推动,不少企业都要申请“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企业对博士后的要求很大,有好几个设计院与企业找我,希望我能帮忙找到合适的“博士后”到他们企业去,并提供非常优厚的待遇。广东省的许多地方政府,也给博士后比较高的补助,正常地方政府对博士后的补助一年大约12万元,企业再提供生活补助,住房补助等,不少博士后的综合收入能达到一年20万以上。且博士后作为稀缺的高端资源,往往也是企业高层比较重视的对象,只要能在二年内干出一定的成绩,必然会引起单位高层的关注。
虽然现在博士毕业后到大学,到研究院所,可能因这些单位十多年不断引进博士或博士后,现已人满为患,而越来越难以进入,而对于国内更多的企业来说,吸收博士的容量更大。博士毕业起点更高,平台更宽,只要能保证读博士在3-4年内毕业,且读博期间真的掌握了过硬的研究能力,写论文的功夫,到企业做博士后期间能干出好的业绩,应该能后来者居上,比只是硕士毕业的研究生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国内读博士的问题,关键应是选择合适的导师与研究方向,能不能保证毕业的问题。国内对博士毕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我们学院为例,博士毕业的门槛从几年前的SCI影响因子之和为3,增加到今年的SCI影响因子之和到6,即要想拿到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必须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总影响因子之和超过6的论文。以我们环境为例,最好的SCI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ST,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其影响因子也没有达到6,即必须至少发表二篇影响因子不错的文章才能获得答辩的资格。正因为毕业门槛的提高,使得积存在学校的博士生不断增加,有些博士生,读博了6年都没有毕业。所以,现在读博士最大的困难还是如何保证能毕业的问题。
读博士,搞研究应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其它人看来是枯燥的实验,而能在枯燥的实验中,寻找到发现的乐趣,并能享受这种发现的快乐。若能这样读博士,单调重压下的博士生活也能充满快乐。
国外的行业内专业杂志,审稿程序相当规范,有些从投稿到往返几次返修,直到最终发表,时间需要一年以上,若想3年准时毕业,则在读博的第二年,这些SCI的论文应该已完成投稿。而SCI论文的审稿人,往往选择发表过类似研究论文的小同行专家,而不象国内,喜欢选择领域内的“名人”。故SCI论文没有创新的点子是难以通过并被接收的,这也是我们一方面抱怨不能一切以SCI论文挂帅,要重视国内学术期刊的作用,另一方面许多评价体系仍不想摆脱SCI论文的关键原因。要想读博士在第二年就能有部分研究成果并发表研究论文,没有前期的研究基础,没有已发表过研究论文的功底是不行的,这也是要读博士,必须自己能力够强的原因所在!
所以,读博,最好不要为了读博而读博,应该真的觉得自己喜欢做研究开发工作,且已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要保证能按时或不严重超时毕业,选择导师也很重要。一些“名人”导师,虽然“名人”的社会影响力大,但“名人”往往是大忙人,能给予的指导也相对会少,若调查了解到在这个导师手上,拿博士相当不容易,许多人都要熬到6年才能毕业,甚至有好几位博士生都没有能毕业,想投靠这样“名人”导师,最好三思而行。若能找到一个不是很出名的教授,但该教授能经常与自己的学生讨论研究问题,他的博士生往往都能在4年内毕业,这样的普通教授应比那些“名人”更值得选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