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一种融汇贯通的感觉【修改后发表】 精选

已有 12986 次阅读 2010-12-26 13:21 |个人分类:人在职场|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成为教师以来,我体会到:当老师和做学生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这个人很喜欢“在天地间寻找上下文”,那么让我说说关于“上下文”融汇贯通的体会心得:

1)我做学生(本科生)的时候,用学生的视角去看校园、学业和人生理想,并且时常感到迷惘,不知道自己将来究竟要干什么。而如今成了老师,同样走在校园里,视角完全改变了。重心转为科研、教学、学术服务和社会服务,对将来的事儿也并不迷惘,反而能为学生出谋划策。

2)在国外的时候,我没有很多中文书可读,只能读英文书。比如说Brian Tracy的Time Power, Eat That Frog,厄尼-泽林斯基的101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等时间管理和人生哲理的书。还有很多科研生存技能的书,比如A Phd is Not Enough, Who Wants to be a Scientist, At the Helm: A Laboratory Navigator等等。回国后,逐渐发现这些书最近都被引进翻译出版了。翻到中文版本,倍感亲切。读了英文版再读中文版,理解就更加深入了。这就好比以前本科时看专业书,看了老师指定的书,再和其它大学的教材结合着看,理解就更深刻了。

3)自己读书只是一个方面,通过教书更能加深认识!比如我以前在国外读到一本101Really Important Things You Already Know, But Keep Forgetting,感到这本书写得极为好,对我的人生认识非常有启发,当时我读了好几遍。回国后,我们学校征集“复旦学院经典读书计划”指导老师,我毛遂自荐地应征,把这本书的中文版(中信出版社《生命中不该忘记的事》)推荐给了本科生。通过多次小组讨论,不但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感到没有白来,而且我自己从学生的讨论和自己的“备课”中得到很多启发,深化了对这本书的认识。当然,以后这方面的深入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成文发表。

4)还有专业的教学:学生读书的时候用的是学生的思路: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行,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不要求深入了解“上下文”。然而,当老师以后教专业课程,完全是两回事情。备课是很花时间的,尤其是专业课程,不但要看
很多专业书,而且要制作PPT、反复试讲等。但是这样,对自己巩固专业知识很有用!再比如,在我讲授英语科技论文写作之前,我准备了很多材料,通过准备这些材料,自己形成了完整的框架,以后无论是教自己的研究生还是作报告,还是写讲义或者介绍性的文章都不愁了。这就是融汇贯通的好处。

5)还有很多融汇贯通的东西。比如,在国外学了科研生存技能和伦理道德的书,以后说不定在学校可以开设这方面的课程和讲座。我为本科生进行出国留学的免费答疑(没有拿过钱,没有吃过饭,没有收过礼),在我眉飞色舞的时候,灵感突现,很多观点脱口而出,最后形成文字发表。再比如写的博客,有的最后在报章杂志发表,有的为讲授科技写作和作报告打下了基础。再比如,在国外的时候读过一些国内同行的科研论文,甚至审过稿子,回国后有时候参加学术会议会碰到,把脸和名字对应起来,这也是一种融汇贯通。同理,读者读了我的博客,只见文字,不谋其面,在国内参加国际会议碰到,把脸和博客对应起来,这也是一种融汇贯通。

了解、认识、感悟、升华......融汇贯通的感觉真好!生命是一段旅程,不是终极目标。在旅途中看到的风景,比到达目的地更重要呢。

 

后记:本文在科学网上张贴后,意外地得到《科技导报》编辑的邀请,在精心修改后刊登在《科技导报》“读者之声”栏目,2011年第2期。

 

文章下载:2011-02-82-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397636.html

上一篇:谈谈“成功人士”和“混得好不好”
下一篇:我在美国的八年留学生活【已发表】
收藏 IP: 101.86.204.*| 热度|

43 武夷山 薛长国 刘全慧 刘建彬 章成志 王芳 彭思龙 朱志敏 王号 曹凯 王节涛 李宁 毛培宏 唐小卿 吉宗祥 盖鑫磊 马乐宽 孔晓飞 耿文叶 高建国 张旭 许培扬 曾庆平 唐常杰 罗广营 刘博 毛宁波 蔡津津 张珍 刘广明 刘波 曹贺贺 赵振平 黄锦芳 罗汉江 秦川 罗淼 allenleon littlejoy bridgeneer xchen ashao hxdai200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