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当“写手”遇到记者,会有怎样的故事 精选

已有 8756 次阅读 2024-6-9 16:30 |个人分类:博客铅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信图片_20240609161245.jpg

最近工作极为繁忙,经常有各种突如其来的事情需要处理。

到了周末,无人打扰,便想着写篇博文。翻阅了几本新闻方面的书,有了写博文的灵感。

(一)

还是先从“写手”谈起。

在我的印象中,“写手”就是一群文艺青年,他们在流行的期刊组建的微信群里,等待编辑给出当前的征稿话题,然后飞快地写一写,向这家期刊供稿。他们写的文章更多和生活、时尚相关。

我喜欢写报刊文章,但很少被称为“写手”。这个单词让人有种“为稿费而写作”的感觉。

唯一一次被称为“写手”,是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我们学校一位教授把我介绍给别人的时候。

(二)

我会写,但我有自己的准则或者说习惯。

我不大喜欢写场面上的事,觉得那么做的话,是“大材小用”。

我不去报道我不熟悉的人,不攀风附雅。也觉得,通过走马观花的采访,写不出具有深度的东西。

如果真的要写一个科研工作者,就需要在他的课题组待一段时间,看他课题组的学生是怎么做实验的,看资金是如何运转的,看师生之间存在着什么矛盾,但那不是对方需要的,相关内容在报刊上也很难发出来。

我不大喜欢写非虚构报道,也没有能力写。那是有些记者的专长。我喜欢写的是关于高等教育的述评类文章,尤其是关于研究生教育和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文章。希望能够条分缕析,把“机理”说清楚。

微信图片_20240609162310.jpg

(三)

我有跟一些记者接触过,有各种各样的故事。

1)有一次,一个国外化学化工类的学会会刊记者联系到我,咨询我对当时发表在一家著名期刊的一篇科研论文的看法,主要想问是否有创新性、是否有实用性。我这个人比较critical,说了一些好的方面,也说从论文到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来,我查阅这个会刊,没有看到关于这篇文章的报道。

这就使我明白:哦,原来记者是通过采访专家来预先评估有无报道这篇论文的价值。如果没有报道价值,那就不会写新闻,也不会引用我的话了。

2)有一次,国内一家报刊联系到我,问我关于一个科技政策问题的看法。我中规中矩地进行了书面回答。但后来,报道见报后,他们并没有用我的回答。采用的是别的几位专家的回答。

我明白了:原来我写的太中规中矩,这就缺乏特色、流于一般。以后,我参加书面采访,都会写得长一点,让编辑、记者去剪裁。

3)还有一次,我被报纸报道和评论了,一家杂志的记者发邮件联系我,说有没有空接受采访。我回复说有空的。但他们没有上门,报道却发了。

我一看,那是记者看了报纸报道和评论之后,用自己的话把我的相关事迹简介了一下。

(四)

和记者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说来也巧,我会接到上海一家报纸记者的电话,而且接到电话时,我会在不同的地方。有送小孩去学习班之后,到书店买书;有把车开往小孩学校门口,临时把车停在路边;有在家里;也有早上刚到办公室坐定。通话时间都不长,言简意赅。

2016年,我接受上海另外一家重要报纸的采访。采访我的人当时是报社实习生。她写了特稿报道,我需要在发表前审看。结果,我用自己的语言对报道进行了修改,给一些段落加了主题句。她收到我的“修改稿”后,说这是不允许的,报道的修改得由记者进行,让我看,只是核实信息。

以后,凡是有报刊采访我,我都会提出:最好在发稿前给我看一下。

有的记者会给我看全文,也有的记者会给我看涉及我的部分。这对我来说都行。

我不会大篇幅修改记者的稿件,而是以批注或者微信语音留言的形式,告诉记者哪里写错了、表述不准确。我对准确度要求很高,比如,还没有毕业的称为“博士生”,而不是“博士”。

(五)

微信图片_20240609162306.jpg

今天,看到纳维德-萨利赫《新闻写作的艺术》一书相关内容,我很有感觉。

作者写道:

“发表前预审”指的是允许采访对象在印刷前审阅引语,发表意见。出于多种原因,有些记者不支持发表前预审——尤其是发表揭露性或调查性新闻时。反对发表前预审的记者有很多顾虑:职业精神、法律影响,害怕采访对象可能会毙掉稿子或改动稿子。有些记者赞同发表前预审,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发表前预审可以减轻采访对象害怕被误解的担忧,而且,如果刚开始为了成功预约采访,提出发表前预审的话,那么更应该请采访对象预审。如果决定提供发表前预审,那么一定要保证发稿的刊物允许这种做法。

作者还说:“无论何时提供发表前预审,我通常都会加上一句重要说明:我承诺只会为澄清事实或语义而编辑引语。”

(六)

看了一些新闻采访与写作的书,也听了一些网课。了解到:记者采访最好是去到现场。

简而言之,好的采访,不是受访人到报社大楼和记者谈话,而是记者到受访人(比如大学教师)的工作场所(比如办公室、实验室)。

记者走进大学教师的办公室,会看上一眼办公室的布局、样子。这里面,是书整整齐齐地放在了书架上,还是叠在茶几上、堆满了办公室?这里面有哪些书?都是和大学教师从事的专业相关的吗?书橱里有没有一堆奖状?墙上是否挂着画?画有什么寓意?这位大学教师为什么挂这幅画?

在采访过程中,不同的记者风格各异。

有的记者目的性很明确,就是问几个他事先想好的问题。他有采访提纲,也会在自己不理解某一句话的时候,进行追问。

也有的记者可能事先也进行了准备,但问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沿着一个“流”进行,没有刻意地按照提纲发问的感觉。她会问得比较“散”。

还有的记者知道:这个受访者只是报道中的一个例子,因此,她问得更加直接,主要是问受访对象是怎么做的。

最后,看到新闻报道,呈现结果也是五花八门的。

有的报道把受访人的故事相对集中地放在几个连续的段落中。有的报道把受访人的故事和观点分散地放在报道的几个小标题后方。

有的报道能够相对概括地呈现受访人的主要观点,等于是把受访人的“废话”都去除了。也有的记者在采访的时候问了很多,在写报道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思路,选取了片段内容,放在报道的相关部分。这些片段内容的确也是受访人说的、承认的,但未必是受访人想主要表达的。

微信图片_20240530083005.jpg

(七)

《新闻写作的艺术》还提到受访人在被报道时采用匿名或者化名的问题。

作者说:“编辑和作者考虑是否允许匿名时都必须小心谨慎,任何时候,可能的话,最好还是清楚地注明引语的出处。允许匿名可能的原因是,你只能通过隐藏消息来源才能获得必要的引语。原因还可能是,消息来源像告密者,本身没有权利发表意见,或者消息来源可能因为对事件发表评论而面临严重的后果。比如,《化学与化工新闻》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难以坚持》的文章,文中的消息来源恰好是一位上了年纪、失业的化学家,正在寻找工作,他被允许匿名,因为身份的暴露可能会影响他找工作。幸运的是,对于非调查性报道,很少出现匿名问题。”

这个知识值得了解。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非虚构报道或者一些反映学术界内幕、现象的报道,在提到受访对象的名字时,进行化名处理。这是可以的。但如果一篇报道在引述专家的观点时,总是注明是化名,那么读者可能不那么相信其正当性或者权威性。《读懂新闻》一书对此有相关的论述。因此,如果有可能,还是要把专家的身份、名字亮出来。

无论如何,大学教师尽管不会经常遇到报刊的编辑记者,都需要有好的媒体素养。要知道采访和写稿是怎么一回事。要知道如何与编辑记者打交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37463.html

上一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下一篇:青年人打破头想进高校,但大学教师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光鲜
收藏 IP: 223.104.210.*| 热度|

7 马臻 郑永军 武夷山 聂广 汪运山 王安良 杨顺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