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高教界——关于奥秘的奥秘 精选

已有 6855 次阅读 2024-7-12 09:20 |个人分类:博客铅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信图片_20240710184435.jpg

结束了在外地的招生工作,坐高铁回上海。各种各样的事情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一)

招生咨询所在的宾馆有个吃早餐、自助餐的地下(负一层)餐厅。在餐厅偏僻的角落,有个不起眼的撤离出口。怀着好奇心,在征得许可之后,我推门走出去,只见门外是负一楼的车库,那是我不曾去过的(曾有一次试图从一楼地面沿着斜坡进入,被门卫叫住了)。

餐厅另外一个角落,也有一个不起眼的撤离出口。怀着好奇心,我往那儿走出去,并沿着楼梯往上走,能看见宾馆的“后半部分”,就是旅客根本不走的员工通道、员工办公室和会议厅后面的堆放空间,就像一些商业街后面的阴暗的区域一样。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曾经有一次去外地出差或者旅游,也看到住的宾馆有负一楼的通道和空间,那儿就像地下防空洞一样,有装被套的推车,昏黄的灯光还照射着神秘的管路。

看了这些以后,我对宾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而像这样的“角落”还有很多很多。马路对面有个商厦,就有无人的楼梯通往黑魆魆的空间,每一个楼层有一个关闭的门,通往未知的空间(也许是餐厅,也许是卡拉OK,也许是商场)。

(二)

微信图片_20231203200207.jpg

我想,大学(泛指)也像宾馆。大多数人只是根据自己的思路去理解大学,只是停留在一般的认识、表面的认识。但是,很少有人对大学有深入的认识。

学科评估是怎么一回事?学科评估是怎么进行的?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审核评估是怎么一回事?审核评估是怎么进行的?

招生是怎么一回事?招生是怎么进行的?

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从而“想当然”。

此为其一。

其二,大学教师只是忙着讲自己的课,但是,大学管理是分层次的、复杂的、系统的。如何推进教学管理?如何推动学科建设?怎样做好外事工作?从事学生工作有哪些注意事项?如何促使教师个体、院系和学校形成合力?

就拿院系教学管理来说,压力也是相当大。刚才说过了,教师只是忙着讲好自己的课,但院系教学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既包括维持基本的教学运行,也包括形成“亮点”,还包括培养方向的凝练和调整、学生满意度的提高。要把方方面面的事情做好,非常困难。更何况,现在各方面都越来越“卷”,有不同高校同专业院系之间的竞争,也有同一个高校不同院系办学、热门程度的竞争。

很多东西,都不是放在桌面上说的。诚然,你看到一些报纸刊登一些类似于广告的“专题”文章,讲他们大学、他们院系有哪些开展工作的经验。但是,你很难有形象的认识。你看到的,只是理想化的文字,这些文字只口不提有哪些缺点和问题。刊登了“专题”文章,仿佛站在了“制高点”,向读者展示“看,我们有这些”。

(三)

微信图片_20240710184445.jpg

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罩门”和issues,每个院系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奥秘。

简而言之,你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成功。但在短时间内要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非常困难。需要有高超的“操盘手”或者领导者。或者,也有的人会编故事,会整。而且,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疯狂地push,的确能产生一些成果,但那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会造成心理的反感和生理的退化。

我有满腔的热情。但在现实面前,我知道,自己“力不从心”。

我有丰富的一线经历。在跟别人交谈或者开座谈会时,我很乐意告诉别人:“情况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

比如,有的人说:招生宣传不就是到外地去摆摊嘛。我会说:情况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

然而,很多时候,没有说的机会,说了也没人听。还有的时候,我觉得没劲,不想跟“听不懂”的人说什么。

于是,我把我想说的,有选择地写在了博客,发在了报刊杂志。我写的这些东西,其实普遍存在于高教界,一线教师也知道这些“奥秘”。但是,我选择用我的笔写了出来,发在诸如《文汇报》《南方周末》《科学新闻》这样的报刊。

每一次发表,我都感到像是完成了一次使命。

四个字:条分缕析。针对教育界的一个话题,把这个话题说清楚,这就是在报刊发文的奥秘。

(四)

微信图片_20240530195611.jpg

能在decent(体面)的报刊发文,当然是一件好事。这反映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这种精神可嘉。并且,我提倡以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记录下来,在报刊上发出来。道理很简单:你看到的现象是否应该引起关注,你说的东西对不对,可以通过“报刊发文”来检验。而且,在这方面的积累,可以用报刊发文的数量和级别来表征。

我每天都会看报纸,并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上关于高等教育的文章。我把这些文章放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还在看到报纸上的好文章之后,以一个版面或者半个版面为单位,剪下来。这些,都使我心中有了“大数据”,知道目前新闻媒体和教育界在关心什么。

但是,要在报刊发表自己感兴趣写的文章却是很难。

首先,报纸上的内容千千万万,高等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何况:编辑是不是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如果感兴趣,那么是否由你来写?你写了之后,文稿是否能引起编辑的兴趣和重视?

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写的东西很重要。你拿出了类似话题在《半月谈》《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证据”,试图来说服编辑。但几个月过去了,文章没有发表。

还有的时候,编辑说这篇文章可以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别人的文章上稿,而你的文章一直没有发表。

还有的时候,你期望能发在报纸的印刷版,但最后只是放在了报刊的网站。

可以说,文章能够在报刊发表,不但需要实力,还需要“缘分”。

有时候,你写了一篇文章,投给编辑。这时候,正好出现一个教育界的“公共事件”(比如知名教授曝光自己学生的毕业论文送盲审遭遇差评),与你写的文章相关,那么你的文章有可能马上会被发表。

但无论如何,一,写作者要有纯粹的心,不为出名而写作,不为稿费而写作,而要矢志不渝地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二,要加强积累,等待着在将来,在报刊发文方面能“抓住一条大鱼”。比如,我的很多文章都是关于研究生教育和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事实上,我一直在一线体验和观察,希望能够积累素材、找到切入点,写出更好的报刊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41992.html

上一篇:青年人打破头想进高校,但大学教师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光鲜
下一篇:追赶时间的人
收藏 IP: 116.235.227.*| 热度|

26 武夷山 孙南屏 冯兆东 周忠浩 马臻 郑永军 胡新鹏 刁承泰 汪运山 曾杰 檀成龙 晏成和 褚海亮 钟定胜 王涛 王安良 夏向阳 张忆文 徐长庆 史仍飞 赵鹏 张鹏 展婷变 杨正瓴 guest03653935 guest1118265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