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在我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间,每次回北大,从来没觉得困难。一般都是从南门进入,那时候被门卫拦下盘问的机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有时候,我还私下里期望被门卫拦下,因为这个时候,我就可以从容地告诉他,我是北大的学生,只是忘了带证件了。一般情况下,门卫会进一步询问我是哪个系的,系办公室在哪个楼,以便核实我是不是撒谎了。这时候,我就会骄傲地告诉他,XX系,X院。然后门卫就放行了。熟悉燕园的人都知道,上面所说的X院,不是X学院,而是一个院落的排号,北大很多系的办公室就坐落在图书馆西面的那些院子里。
九十年代中期的一段时间,为了出国我开始努力学英语。因为家里太拥挤了,我就在晚上跑到北大去自修。一教去得多,有时候也去三教,算是重温了一段在教师楼上自习的旧梦。那时候进入北大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如果被门卫拦下,我就像以前一样,冒充北大的学生。那个时候年轻,就算不能冒充本科生了,谎称研究生也能唬住门卫。
九十年代末,我出国了,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常去北大了。有一次,在我们学院院长每年开学后不久举办的酒会上,我碰到一位台湾来的学姐,她丈夫是个美国白人。聊起来才知道,他们经常去大陆访问。不知怎么就说起去北大的事儿了,大约他们抱怨说北大门卫管得挺严的,不容易进去。于是,我很得意地把我的法宝传给他们。我告诉他们说,你只要知道某个系在什么地方办公就行了,如果你们愿意,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几个地址,以备将来之用。
我以为这对夫妇会对我表示感激的。不料,这位台湾学姐的丈夫一下严肃起来,正色对我说道:“我不需要知道这些,我也不愿意耍一些小把戏才获得进入校门的机会,我需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的参观者能够被允许堂堂正正地从大门走进去。”他接着说:“大学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 这一席话,对我的触动很大,因为我从来没有从他的角度思考过这个问题。美国人追求平等、权利和程序正义的精神,着实给我上了一课。我想,下次有机会去北大的时候,我一定不再冒充北大学生了。
这之后的十来年,我也曾经利用回国的机会去过三五次北大,每次都是进去会朋友。不知是门卫看我面善,还是北大的大门管理放松了,反正我没有一次被拦下的。每当我迈着四方步,若无其事地走进去的时候,都会设想一下,要是被拦下,我该怎么说呢?
然而,该来的迟早要来!
今年夏天,我回国短期工作,再一次有机会去北大看看。记得我是6月20日一早到北京的,出租车把我送到我在海淀的那个蜗居的时候,还不到上午7点。因为在飞机上睡了很多,我没有困意。于是,简单收拾了一下,洗个澡,就出门了。在楼下吃了个早饭后,我沿着小路信步溜达。走出小巷口,就远远瞥见远处路口处北大墙角外的大明眼镜店。我灵机一动:何不干脆到北大校园里走走呢?
我最初打算是走小南门的。沿着大明眼镜店前面的那条路往东,应该不到100米就能看见那个小门的。当年,那是进海淀镇的快速通道,我没少进出。然而,我很快就发现,小南门不能走了,因为那里不再是个大门,而是一堵墙——不知什么时候,这个门被封死了。
那就走南门吧,继续往前走,几分钟的路。沿着马路往东走,我发现这条往年车水马龙的道路,竟然十分安静。北四环修通后,分流了绝大多数的车流,这条路变成了单行线。这对路边的北京大学而言,绝对是件好事,因为整个校园、尤其是学生宿舍区远离了喧嚣。
到了南门,发现这里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熙熙攘攘的地方了。自从地铁修到颐和园后,北大东门有了地铁站,加上道路改造加宽,现在北大东门已经成了主要的门户,南门的重要性降低了。
我看见零零星星从南门进去的人们,不论是骑自行车的,还是步行的,在门口都要停下来,主动出示一个什么证件,然后才能进入。我自然没有那个牌牌。因为我已经决定不再冒充学生了(当然,我这个样子,再冒充学生,也太老了一点),这次能不能作为一名参观者进去看看,就成了未知数。不管怎么说,既然已经来了,就索性试试吧。
我昂首挺胸,走进南门。门卫很礼貌地拦住了我:“请出示证件。”
“我没有证件,我不是北大的,”我直接就把实话说出来了,看对方怎么反应。
“请问到北大有什么事儿?”
“没事儿,就想进去看看。可以吗?”我准备接着实话实说。
门卫犹豫了一下,可能看我不像个坏人,才下了决心说:“可以。你登记一下吧。”
我说好。
“身份证!”门卫看着我说。
我的身份证早就过期了,护照也不在身上,我心想,今天索性试验一下,看看没有证件能不能进去。于是,我说:“我没带身份证,这怎么办?”
门卫又有点犹豫,但很快就笑着对我说:“那你总有名字吧?登记个名字就行了。”
名字我当然有。于是,我签了名,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北大校园。
进北大的大门难吗?相对于国家很多衙门,进北大的大门还是很容易的。当然,很多人说,国外的大学可是都没有大门的,进出随意,欢迎参观。这是事实。不过,北大大门有门卫管理,一定也有它的理由。我的个人经历说明,北大并没有刻意阻挡外人进去参观。这至少对于那些千里迢迢带着孩子从外地赶来参观北大的家长而言,不是个坏消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