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t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tuo

博文

关于微针疫苗 精选

已有 8651 次阅读 2010-7-26 01:1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药创制, 微针, 给药技术, 生物大分子药物

       这一阵子,将疫苗制备成多糖速溶微针剂型在业界成为话题。首先,《Nature Medicine》作为News报道了这一技术;接着,不久前召开的“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的Portland年会上,作为招牌演讲列在会议的宣传材料上;再后来中国的新闻联播在更加大众化的层次上对此进行了报道;甚至常来我研究室推销仪器的销售员也向我们主动提及了这一技术。既然声势如此巨大,我们便有必要对此进行一番评价。

       开门见山地说,我的见解有三条:1)这一技术本身的实际意义远没有其声势那么大;2)微针输送疫苗在技术上相对简单,而输送药物(如胰岛素)不但更具挑战,其实现不在疫苗微针的延长线上;3)微针疫苗成为话题本身却意义重大,说明生物大分子的给药技术扮演着越来越关键和重要的角色,不像化学小分子的给药技术,属于敲边鼓水平。下面我逐一解释三条见解。

       说微针疫苗实际意义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一生注射疫苗的次数有限。终身免疫性疾病的疫苗一生中需要1-3次,感冒疫苗最多,一年一次。如此低的给药频率,注射又何妨?贵点能怎样?就算自己给药是个卖点,市场上也早有可以自己给药的注射笔。

       疫苗给药对于剂量和吸收速率的精确性要求不高。我们很多人有过在上臂划“井”字后涂抹疫苗的经验,这类给药方式一点都不精确,我们却用了很多年。但是一些药物的非注射给药,如胰岛素,难度却大得多。胰岛素需要根据血糖水平精确给药,对于二型糖尿病基础血糖的控制,则需要稳定长期(至少一天)的恒定给药。对于这些要求多糖速溶微针均做不到。多糖速溶微针溶解后,被微针靠可逆变形“挤”出的微孔逐渐闭合,所以只有针尖部位担载的活性成份可以进入皮下。同时,由于微孔闭合的时间因人而异,且难以控制,进入皮下的剂量难以确定。微针疫苗的研发者,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的Mark Prausnitz小组发明微针技术14年了,从最初的单晶硅和金属微针到现在的多糖速溶微针也有年头了。如果胰岛素剂型微针化的成功在疫苗微针的延长线上,早应问世了。换句话说,胰岛素这类需要频繁和精确给药的微针透皮技术将会是另一方案。

       一项实用意义不那么重大的技术成为如此广泛的话题说明全球范围内,大众对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非注射给药盼望已久。一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评价微针技术时能够看到许多细节问题,偏偏忽略了“非注射”这一巨大意义也是不恰当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347331.html

上一篇:浮躁的环境是远见者绝佳的展台
下一篇: 质疑导师,是对导师的帮助;消受帮助,导师要有自信的功底
收藏 IP: .*| 热度|

3 苗晴晴 梁建华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