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染病来袭,最有效、最经济、最可能一劳永逸或一劳长逸的防控办法便是施打疫苗——在具有有效疫苗的前提下。新冠病毒流行的当下,关于疫苗的问题或误传较多,本文就力所能及的范围做些解释。
问题一:疫苗能应对奥密克戎变种新冠病毒吗?
疫苗的保护作用在于产生抗体和T细胞,T细胞又包括T杀伤细胞和T辅助细胞。新冠病毒靠其表面的刺突蛋白结合人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进入人的细胞,在其中大量复制,然后摧毁宿主细胞逸出,感染更多的人体细胞。抗体由疫苗携带的抗原激活免疫B细胞而制造出来。抗体靠“粘”在刺突蛋白上,阻止病毒侵入人体细胞。T杀伤细胞则是识别已经被病毒侵入的自体细胞,将其摧毁,终止病毒复制。T辅助细胞协助激活B细胞和T杀伤细胞。当病毒多位点变异时(如奥密克戎),原来的抗体不再能够结合刺突蛋白,失去保护作用。但是,T杀伤细胞在识别和摧毁本感染的自体细胞时对刺突蛋白的结构变化不像抗体那样敏感,阻止病毒复制的作用仍在。智利、新加波、欧洲等地的统计显示,有T杀伤细胞响应的疫苗能够应对奥密克戎变种。
问题二:哪些疫苗T杀伤细胞响应较强呢?
疫苗激活T杀伤细胞的一个必要步骤是将刺突蛋白送到人体免疫细胞的细胞浆。目前上市的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具有这个能力,产生抗体的同时,T杀伤细胞响应也强;而灭活病毒疫苗和亚单位蛋白疫苗一般不具有这个能力,T杀伤细胞响应弱,防堵奥密克戎的作用差。当然,扩增和灭活奥姆克戎变种本身或者生产奥密克戎的刺突蛋白作为新的疫苗,则可以防堵奥密克戎感染。但这需要数月至一年的时间,可能错过奥密克戎传染期。
问题三:疫苗产生的抗体反而可能产生副作用吗?
如上所述,结合刺突蛋白的抗体可防堵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但不能结合刺突蛋白的其他抗体则无防堵病毒的作用,甚至起本身还会有副作用,加重症状。这类现象称为抗体依赖的症状加重(ADE效应)。亚单位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只选择了刺突蛋白构建疫苗,应无ADE效应;灭活病毒疫苗除了刺突蛋白外还有构成病毒外壳的蛋白等其他蛋白,引起ADE效应的可能性更大。比如,接种了亚单位蛋白疫苗和mRNA疫苗的人们抗体测试时只检测出针对刺突蛋白的抗体,而接种了灭活病毒疫苗体内还可检出针对病毒外壳蛋白的,没有防堵病毒的抗体(称之为“N蛋白抗体”)。没有防堵作用的抗体越多,ADE效应的可能性越大。先病毒载体疫苗虽然也选择了刺突蛋白的DNA作为疫苗成份,但作为载体的活病毒本身的蛋白也可能有抗原性,可能产生不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响应。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药企采用黑猩猩的腺病毒作为疫苗载体,以避免有些人曾接触过人的腺病毒,体内有对于腺病毒载体的免疫记忆,从而产生对于疫苗载体的免疫排斥作用。
问题四:辉瑞的mRNA疫苗有1000多种副反应吗?
一般药物及疫苗上市后,其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继续进行,这称之为“四期临床研究”。辉瑞疫苗在正常的四期临床研究中收到上千个副反应案例的报告,而不是网传的1000多种副反应;更不是官司打输后不得已的披露。
问题五:mRNA疫苗比灭活病毒疫苗副反应严重吗?
如上,mRNA上市后已完成至少十数亿人口的接种,副反应事件才有数千例报告,副反应不算严重。更重要的是人们应区分正常或非正常的副反应。对防堵病毒无作用的病毒蛋白(如病毒的壳蛋白)或其抗体引起的副反应,如ADE效应属于无效副反应;对防堵病毒有效的病毒蛋白(如刺突蛋白)或其抗体引起的副反应属于正常副反应。只聚焦有效的刺突蛋白的mRNA的mRNA疫苗的副反应属于后者。
问题六: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的感染病死率比流感还低吗?
在接种过有效疫苗的人群中,年轻人的感染病死率低于流感数倍至十数倍,老年人则与流感持平;在未接种有效疫苗的人群中,反过来年轻人的感染病死率与流感持平,老年人则高出流感数倍。
问题六:新冠病毒变异那么多,疫苗有用吗?
病毒的变异是有限度,有方向的。新冠病毒通过血管紧张素受体进入人体细胞,其变异的限度在于得保证能够结合受体。任何病毒的变异都受自然选择的支配,必须向着最有利于传染流传的方向;于是必然越变越温和,越变越容易传播。新冠病毒从阿尔法,德尔塔,到奥密克戎正是沿着这个方向。至于疫苗对变异变异病毒的作用,如上所述,在有限的变异下T杀伤细胞响应较强的疫苗多半会有阻断病毒复制的疗效。
问题七:进口mRNA疫苗价格太贵,中国民众用不起吧?
包括两个mRNA疫苗和两个腺病毒载体疫苗的西方国家疫苗上市之初的约定价格为每剂20美元以下;后来的实际售价为每剂12~19美元;最终美国政府采购供给国民的协议价为每剂3美元。中国国药的灭活病毒疫苗上市之初的预估价格为每剂600元人民币,合90美元,后来的实际售价也有大幅下降。关于辉瑞公司的mRNA疫苗进入中国的价格虽然不详(尚未获批登陆),上海复星医药在辉瑞公司之前便在早期投资了这项技术的原创公司——德国BNT公司,获得了在大中华地区贴牌销售的权益,在定价上能给的优惠空间更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