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t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tuo

博文

科研基金评审的他山之石 精选

已有 16392 次阅读 2018-1-5 18:0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基金评审, 论文与科学贡献

         科研基金的评审是对中国科研水平影响最大的环节(没有之一);也是最难好好的环节之一。去年参加了两次美国NIH科研基金的评审,这虽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作为长期关注中国科研基金评审的人,自然产生了一些向中国同行介绍的欲望。按照我写科学网文章尽量简短的一贯做法,直述我们可以借鉴的三个要点。

一、为避免作弊的提醒、回避、威胁、签字保证

        首先,被预选的潜在评委会收到一份项目和申请团队(包括PI和骨干)的名单,要求说明其中有无利益相关者。潜在评委在收到项目名单时同时收到关于利益相关(conflict interests)者的定义。

        被确定为评委后,须签署回答中所述内容准确的保证。评审会议期间,凡是遇到与自己有利益相关者的项目时须离开会场。会议结束时,须签署一份保密协议后离去。

        上述过程的同时,项目申请人也会收到一通警告:不得打听和联系申请书所属领域的评委。这样做将给你自己和联系的评委带来祸端。(我作为项目申请人时收到过)。

二、面对面反复打分

        如上,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反复排除为面对面评审和无忌惮讨论铺平了道路。

        评审从函评开始。每位评委会在联网界面收到46份标书,评审须知,打分规则,以及评审意见表。评委得到两个截止日期,一个是自己的初评意见的上传日期,另一个是修改自己的初评意见的上传日期。

        每个评委上传了自己的初评意见后,立即收到自己评阅的标书的另外两个评委的评审意见。任何评委,可以在阅读和参考另两位评委的意见后对自己的评审意见做出修改。此时,评委还会在联网界面看到其他申请人的标书,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及时间,志愿评审更多的自己有自信的项目。

        所有评委额修改意见上传后不久,评委们将聚在一起会评。会评到每一个项目,将由三位函评者依次详细介绍自己的打分及理由;其他评委提问。讨论结束时,会评主席要求三位函评者参考讨论的内容、观点、和证据再次修改自己的分数。然后,会评主席提问所有与会评委:哪位评委将在三位函评者最后给出的分数上下限之外给分,请宣告。主席记录下这些评委后,要求所有评委现场打分。至此,一份标书评审结束。面对面的讨论打分将大幅减少我国自然基金函评中的背对背评审的误解和偏差。

        函评中三位评委一致性给出过低的分数,同时在精心设计的评阅表中(其实和我们2014年修改的自然科学基金评阅表差不多)写明详细理由的标书不在会上讨论。会议结束时每位评委签署保密协议,离去。

三、对科学的贡献——NIH基金申请标书近年的一点修改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Contribution to Science”,而不是对科学的贡献;两者在语言实践中并不完全一样。英文的Science更广义,理论、发现、技术、方法等均包括在内,如同我们熟悉的诸如“computer sciences”一样。

        记得是2013年起,NIH标书格式中关于PICo-PI、以及研究骨干的个人资料中添加了Contribution to Science一栏;申请人必须写明自己的具体贡献,不可简单地列出论文表了事。论文只起到旁证贡献的作用。

        无论作为申请人还是评委,我都实实在在地感到这一条要求是高招——前提是上面的评审机制。如果申请人没有做出对其学科有一定影响的研究,而硬要说出什么重要贡献,便只能小题大做,拿鸡毛作令箭。这会被不是其熟人的小同行评委看得出来。于是,一个只会炒文章凑数的人,列出数十乃至上百篇论文非但很难讲出自己的科学贡献,反而暴露出那些文章只是炒作而已。当然,前提是在与自己无利益瓜葛的同行眼中。实施这一条对于我国科研界的改善作用在于:让论文炒作——而不是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捞不到太多好处。

四、他山之石可用

        作为结论,我想说的是:上面几条不仅仅是不同,更重要的是在我国也可实施;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方便下,几乎拿来便可用。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942-1093288.html

上一篇:胰岛素微针透皮贴剂的成药性
下一篇:高端制剂 = 不易仿制的仿制剂型
收藏 IP: 112.65.223.*| 热度|

22 黄仁勇 张义国 赵凤光 王洪吉 王明明 杨正瓴 王德华 李维纲 信忠保 姬扬 黄永义 叶建军 胡良军 张忆文 秦逸人 周春雷 蔡小宁 何金华 孙志鸿 徐旭东 郭晓伟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