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可以说是一个传奇式人物,虽然不认识他,不过看过他的介绍。“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像一束子弹,穿过暗夜的墙。” 他的这句诗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今天看到一个报道:“浙大数学教授为朝圣人类文明发祥地 只身前往巴格达”,看到了他前往巴格达参加一个文化活动的介绍:“18日子夜时分,我踏上了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公司的班机。经过一夜飞行,于次日凌晨抵达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随即换乘飞往巴格达的班机。可以载运150多人的空客320只有40来位乘客,其中有一些中国人,他们是刚结束假期的驻伊拉克公司工作人员,以石油、电力和军工企业为主。我向他们探听那边的安全情况,全都警告我不要上街,并说巴格达是伊拉克最危险的地方。还有三位穿着正规、大腹便便的阿拉伯人,原来是科威特的文化学者,他们和我一样是参加文化之都的庆典。海湾战争时期,萨达姆的军队入侵了科威特,如今两国早已修好。”这应该是蔡天新老师《巴格达纪行》的第一篇,以后应该还有连载,所以还到他的微博去看了下,看到他离开巴格达回国的一段描写:“离开巴格达比想象顺利,危险警报已解除。卡塔尔比中国任何省份小,却拥有令人羡慕的航空公司,与我们七座城市直航。巴格达也有令人怀念的,比如蓝天、脸谱、洁净的便池和时代周刊。”
蔡天新能同时作为一个数学家和诗人,的确是一件神奇的事。更让我羡慕的是,他去过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少旅行都是由于各国的诗歌节和文学节的邀请,并在 纽约、巴黎、剑桥、法兰克福、斯特拉斯堡、内罗毕、乞力马扎罗、比杰比森西奥等城市都举办过他的个人朗诵会。再看看相关报道中对他的介绍:15岁考入山东大学,24岁获博士学位,31岁任教授,33岁成为“东方之子”。突然想到,许多人说那些少年大学生后来大多没有太大的出息,好像蔡天新倒是可以作为一个反例,虽然他的主要成果并没有体现在他的数学专业上,但要把数学玩成诗却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啊!他的那些著作:《数字与玫瑰》、《数学与人类文明》、《数论——从同余的观点出发》、《难以企及的人物》、《欧洲人文地图》、《英国,没有老虎的国家》、《小回忆》,听那题名就很吸引人。后来找了下,科学网也曾经介绍过他:“寻找数学的诗意”,只是不知道为何这个报道不能直接打开,只好找了个其他网转载的链接: http://tech.hexun.com/2013-01-26/150604435.html
蔡天新说过:“文学和数学一样,都是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产物。文学创作和旅行都很开阔思路,殊途同归,她们提升了我的数学眼界和想象力”。我想,如果每个搞科学研究的人都能有点诗意,科学其实本来就不是那么枯燥无味的东西。蔡天新的《数字与玫瑰》初版于2003年,2012年重版时保留了原来的十篇,取下了另外十篇,代之以新的六篇,这是是蔡天新结合数学、艺术和旅行三者思考后写成的一本随笔集,看了下书的目录,还是蛮有意思的:
神秘的岛屿
一个探戈的下午
哈瓦那朗诵记
西湖,或梦想的五个瞬间
数学家与诗人
数学家与政治家
隐居的法国人
离群索居的王子
奇异的旅行者
戴圆顶礼帽的大师
失眠的女人(节选)
只是轻轻掐了她几下
地中海日记
罗马,一次不经意的探访
四城记:从雅典到罗马
浸淫在地图的世界里
访谈:诗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家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