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阵,看到许多报道说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事情,有北漂小伙为办护照遭遇刁难返乡6次跑3000公里、还有济南孕妇及家属为办准生证三地跑十多趟仍未办成,最近,广州政协委员曹志伟在长达3.8米的“人在证(征)途”画卷上,列出了中国人一生中的103种证件,受到国人的关注,因为在这些证件的背后,许多人能想到办理各种证件时遇到的麻烦甚至刁难。没想到,才开学,我自己便遇到一件事情,整个事情凸显了办个证的确不容易,这办的还是许多人根本看不上眼的借书证!
其实高校应该向社会开放已经说了许多年了,但高校向社会开放的门却总是半掩半开的,大多数高校都是允许校外人员来图书馆查阅资料,但都设置了门槛,比如要办理相关阅览证、借书证之类的。我们馆也制定了一个“校外读者利用本馆书刊的规定”,其中除了说明相应的收取押金和服务费的政策外,还专门规定“须持单位介绍信和本人身份证办理查阅手续”。图书馆的留言版经常有校外的读者咨询如何办理借阅手续的事情,我都是按照规定所说告知。不过经常有读者反映,那个“单位介绍信”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有进一步咨询介绍信要写点什么?说实在的,我都不知道要介绍什么啊!问读者服务部的老师,说只要有介绍信就可以,随便那上面写点什么,只看有单位的红章就行。我晕!便告诉读者只要写明你是某某单位的员工,因工作需要或学习需要等等,希望能到我们馆借阅文献资料,需要办理阅览证或借书证。一面回复一面便在心里说:这样的介绍信有什么意义呢?问题是还有不少读者反映,单位介绍信办不出来,或者有的单位不愿出具介绍信,或者是这个读者还没正式工作,无从开单位介绍信。因为有不少人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正在复习迎考中。于是又去问读者服务部的老师,是否有什么通融的办法?因为我觉得有身份证便足矣。被告知,没单位的到居住所在地的社区开个介绍信或证明吧。再遇到同样问题的读者便以此相告。其实每次回复这样的留言时,自己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想想现在还有几个人对图书馆这么情有独钟的,人家愿意来利用你的资料已经是你的荣幸了,你还如此去为难人家!不过没办法,我自己不能去改变规则,既然定了规则只能照章执行。其实我也数次向读者服务部提过建议,说是公共图书馆已经向所有人开放,凭身份证都能免费办理借书证,高校图书馆设这么多门槛何苦呢?
寒假刚结束,便看到留言版上一个留言:“老师您好!我是12年毕业的外省学生,参加14年浙大考研,目前在等成绩。很希望能办理一张浙大借阅证,咨询老师以后,答复是可以去所居住社区开一张居住证明,我所在社区管理处坚持不开此证明,因社区盖章用途中未详细标明可有此项,跑了几趟都没有结果,就依其意见办理一张暂住证。此外,老师说可以让所在工作单位开具一张证明,但由于考研成绩没出来,我只是找了一份兼职性质的工作,去问该单位人力资源部,他表示不适用对临时人员开具证明。现在没办法,手上只有一张社区办理的暂住证,想问一下老师,可以有其它办法能办借书证吗?”看到该留言,便知该读者以前肯定咨询过相关问题,而且为此已经折腾了好几个地方了,心有不忍,遂与读者服务部的老师沟通,说这么强烈希望获得一个我们馆借书证的读者已经是凤毛麟角了,就别如此为难人家了,我也知道规则不能随便改,但也可以有点灵活性,给弄个特例行不?结果那老师迟疑半天算是同意了,还说要是到她那办一点问题没有,但我们馆有5个服务口子呢,在哪都可以办的,要与别的口子的老师也说一下。
于是给那读者回复道:“ 图书馆有自己的规则制度,还望谅解。不过您也已经为了这个借书证作了许多努力,我们也很感动,确有部分读者有具体困难。这样吧,您可以把这个留言的回复邮件打印出来,然后与办证的老师说明一下情况,凭自己的身份证和暂住证办理。”然后把邮件发给读者的同时抄送读者服务部各口子的老师。结果不久收到一口子上老师的邮件,解释因为介绍信是要留在图书馆的,以前有过一次公安局来调查一犯罪嫌疑人,当时暴露的问题是校外人员办证不严格,证件不齐全,特别要求今后严格办理。现在已经对校外读者办证时身份证也要留下复印件了。
说实在的,我能理解读者服务部的苦衷,当你有的时候有点疏忽,也许有的时候也就是动了点恻隐之心,不出事情的时候没什么,一旦出点问题,便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其实想想也可知道,要真的想通过办一个校外读者借书证到你图书馆来干点坏事的人,办证的时候会给你提供真的介绍信和证明吗?恐怕身份证都是假的,但你为了让公安局的人没话说,只能给读者制造这些麻烦,结果其实不见得防了坏人,却让爱看书的人增加许多麻烦,也许把一颗想读书的心也冷下来了。
由此也能推想,办一个借书证尚且有这么多麻烦,那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事情会有多少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