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渐渐远去的文学情怀
写这篇博文其实是有感而发,有感于张教授的这篇博文(http://bbs.sciencenet.cn/blog-299-654109.html )。这里先表个态:我是非常支持张教授这种呐喊,这种对中国语文教育误入歧途的大声疾呼,因为国人整体语文水平,说句不好听的话,是一代不如一代。科学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越是比较年长的博主,驾驭文字的能力越强,反之,则是越来越差。当然这只是大体上的一个感觉,没有统计数据,这里并不是否认科学网上还是有不少很“文艺”的青年才俊,思维敏捷,见解深刻,妙笔生花,但整体上就是这么趋势,这也无法回避。科学网如此,现实生活更是如此。翻开中国文学史,如果说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那么我们当代的主要文学表现形式是什么呢?思来想去,尤其是最近这些年,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手机段子”了。 虽说有的手机段子写得也确实不错,但把这些段子放在文学史上,总是难登大雅之堂吧!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窘境呢?有人说是高考的指挥棒抹杀了学生的“文艺”热情;有人说是中国的整个大环境急功近利,一切向钱看,文学其实被边缘化了,如此等等。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论题,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我不太喜欢摆事实,讲道理,甚至不喜欢辩论,我只讲一些我经历的记忆中的小故事,聊以慰藉自己所谓的“文艺”情结。
我有个外甥女,很小的时候我就发现她对文学很感兴趣,并在小学,初中的时候有强烈的愿望要给某著名文学杂志投稿。我姐姐是极力反对,认为中小学搞这些都是“外武行”,考上名牌大学才是真格的。今年外甥女已经是高二了,省重点中学。但有一次,我把我写的一篇博文-又是一年中秋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618134.html ),这是我自我感觉很得意的一篇散文,也很适合中学生看。于是,我让外甥女谈谈读后感。鉴于我的威严,她还是认真看了一遍,读后感是:老舅,现在我都高二了,老师早就不让我们写记叙文,散文了,高考主要考议论文。外甥女看我有点失望,还是就我的博文,“点评”了几句:该文全是真情实感,通过拟人的手法,把月光比作父亲的琴声,母亲的手,读后很让人感动。。。。。。看着外甥女答考题般程式化的“阅读理解”,别的不敢说,至少小时候她那种灵性已经被磨蚀地差不多了。后来,我接着问她,议论文你们怎么写?她回答说,老师早就教给了我们写议论的套路,早就背熟了常用的句式,开头写什么,中间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考试的时候只要按照这个大的框架,往里添东西就可以了。听到这里,我不由感叹,我们的家长,老师想干什么?一定要把所有的孩子培养成同一个模子出来的产品才心甘吗?还记得一次小学语文考试,有一个题目是: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标准答案是:雪融化了变成了水。但有一个小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雪融化了变成了春天。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很有想像力的答案被判是错误的,一个可塑的诗人可能就这样夭折了。
说起语文,这个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上的重要课程,平心而论,我也是用了很大精力去认真学习的。有时我在回忆,语文课,一上就十几年,倒底给我留下了什么?我努力地回忆,很惭愧,我实在记不起太多这些语文课对我语文水平的提高有多大帮助。客观地说,真正对我作文水平提高有点帮助的是看了很多闲书,比如说《少年文艺》,《故事会》,《童话大王》啊什么的。高中时候百忙之中我认真读了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有时候,我真得觉得语文课本里精选的课文,当然大都是文学名著,这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是少有我们的语文老师能达到课文作者那种文艺高度,老师本身对课文的理解都有限,所以就只能照本宣科,硬生地塞给学生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哪些精彩的段落需要背诵,因为这些都是“考点”。我的理解是,如果没有课文作者相同的经历,不了解他们那个年代的真实背景,就硬要升华作者文章的高度,很多时候我都感到好笑(怀疑),老师是怎么知道作者有那么崇高的思想境界?当然,我并不是要否认所有的语文老师的工作,但这确是我中学时代,很长一段时间真实的叛逆想法。叛逆归叛逆,其实老师也有老师的难处,因为高考指挥棒在那悬着呢。这么说吧,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考试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记忆背诵能力,跟文学关系不大。即使这样,真正有水平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我的高一语文老师(就教了我一年),一个老太太,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很有范儿,讲起课来让人感觉很享受。我清楚地记得她给我们讲《雨中登泰山》。她首先问我们,你们去过泰山吗?看着大家茫然的样子,她笑了笑说,年轻的时候她去过,泰山真得很美啊,但不是雨天。雨中的泰山会是什么样子呢?《雨中登泰山》这篇散文在她眼里就像她自己写的,娓娓道来,我们都听入迷了,真的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老师说她最喜欢这两句“这时天上下起了雨,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你们看这两句心情的描写多么细腻!还有这句“雨停了,很好的太阳!”,你们可以想像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就这么一句,就能这么简洁,就这么随意地把他微妙的心情变化表达地淋漓尽致!我希望你们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有这个范儿,这就是文学!
那么,文学对于一个人,确切地说一个科研工作者有没有用呢?说起这个问题,我一下想起了我的硕士导师。导师绝对是一个文艺青年,也是回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据说当年考大学的时候报得是美术系,后来莫名其妙地被采矿系给录取了。导师的文学修养从他知青下乡时写的那部中篇小说《插队》,以及后来去英国帝国理工做博士后期间写的散文集《英格兰随想》可见一斑。有时,我们师兄弟私下聊天,说导师不愧是能写小说,搞起科研来都有一种作家的浪漫情怀。说起这种特殊的气质,表现在他搞科研思路非常飘逸,联想非常丰富,我们这些学生经常跟不上节奏。尤其对很复杂的科学问题的思考角度总是让人眼前一亮,不拘一格。导师有一个习惯,听别人说话,讨论问题的时候,总习惯地说“啊”,这个“啊”传递的信息是一种鼓励,鼓励你一直 说下去,他很欣赏,所以跟他交谈总是有一种很兴奋,很自由,又很紧张的感觉,老师和学生的灵感就在这样的交谈,碰撞中产生了。说到写作,即使写科技论文,无论中文还是英文,导师都很喜欢引用一些中英文的诗词,这让文章一下子看起来很有灵性。当然这些引用的诗词,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导师能从这些诗词句中找到与他研究的问题之间的科学联系,而且很是顺理成章,这一点不得不让人佩服。文艺跟科研结合,能让科研变得更加美丽,更有灵性。
最近这些年文学在中国不是很受待敬,这是事实,尤其是市场经济年代,如果说谁谁是作家,诗人,都有一种嘲笑不是正常人的感觉。要不是莫言及时拿了个诺奖,作家,诗人这些往昔崇高的称谓会很快被浮躁的人们所扭曲。因为大家会问作家能挣多少钱,写首诗能卖怎么个价钱?除了钱,我们就不能有点别的追求了吗?这个不好说,也许真要等到哪天我们的生活水平高到了一定的水准,才能有心情重拾那久违的文学梦?
在澳洲,我们的大老板是世界级的学术大牛。有一次,我们组团去开会。飞机上老头随身带了一部很厚的小说,一路上他一直在认真看,还不时勾勾画画,在边上写些心得,一副很享受的样子。一哥们说,做学问就要做到老板这种境界,你还别说,澳洲人还真有读书的习惯,美国也是,你看地铁,火车上无论男女,老少,经常看见他们手里捧着一本小说细细地读,咱们何时有这种耐心啊!我说这是因为他们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时间搞这些闲情逸致。哥们儿说,也不见得,读书,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气质,习惯,未必跟经济条件有关。老板看我们聊天,问我在聊什么?我说在聊您手中的小说,开完会我也去买一本。老头一下笑了,很满足的样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