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感谢贫穷”
最近网上刷屏的一篇关于寒门学子王心仪《感谢贫穷》的文章,我是认真看了。一个贫困家庭女孩的思想早熟,坚强与阳光的心态着实让人感动与欣慰。她说感谢贫穷,是因为 “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农人们都知道,播种的时候将种子埋在土里后重重地踩上一脚。第一次去播种,我也很奇怪,踩得这么实,苗怎么还能再破土而出?可母亲告诉我,土松,苗反而会出不来,破土之前遇到坚实的土壤,才能让苗更茁壮地成长。”一个高中毕业生能对生活有这样的认知,能有勇气说出“感谢贫穷”,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足以让我们这些所谓饱经沧桑,看破红尘的大人们汗颜。
很多我们这些大人居高临下地教育王心仪贫穷有什么值得感谢的?你应该感谢的不是贫穷而是你自强不息的精神!可我们这些大人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如何才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与生俱来的吗?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谁给了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人说是她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她的老师和社会上好心人的热心帮助。这都没有错,应该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她更应该感谢的其实是生活,生活中的磨砺。一个人一生当中,贫穷可能并不是最可怕的,还有比贫穷更让人望而却步的比如说健康。面对贫穷和伤病,很多人抱怨生活的不公。但生活往往又是公平的,她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又会给你打开了一扇窗。面对生活的磨砺,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怨天尤人;有的人选择了坚强,自强不息。
在澳洲,我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她班上有个同学叫Harry,戴个眼镜,非常聪明,天天都高高兴兴的样子,然而他的父亲有时候却看起来忧心忡忡。一次我和他聊天,聊到Harry的近视眼镜,他告诉我,那副眼镜其实不是近视眼镜,是一副专门为Harry配的眼镜。因为Harry先天眼睛得了一种病,就是看东西对颜色很敏感,而且看的东西会跑,比如说读书的时候字母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动。我问他这对Harry将来有什么影响吗?他告诉我孩子长大后有的工作会受限制。我不太清楚这种眼病到底会严重到什么程度,但Harry 父亲的一句话却很让我感到欣慰。他说主是公平的,他不会把所有的优点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也不会把所有的缺点都给一个孩子。你努力了,就是适合的,就是幸福的。Harry 父亲口中的主,就是我认为的生活。
另外,很多人批评“感谢贫穷”,是因为说这话时这些人现在都富有了,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你还贫穷,你还感谢贫穷吗?其实这里提到的贫穷也好,富有也罢,在我看来都是基于人们对什么是成功如何定义的问题。自古以来,我们都把金榜题名作为成功的标准。因为金榜题名意味着将来的权贵与财富。当今这个时代,王心仪的“感谢贫穷”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其实反映了人们对什么是成功的人生的思辨。很多人会把考上北大跟古时候的中状元有意无意地联系起来。北大毕业意味着什么呢?我相信很多像王心仪老家的人们都会固执地认为,北大毕业怎样也得去中央工作吧,再不济也得是省里市里的领导,最保底当个县太爷不算过分吧。老百姓的这种认知,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我们绝大多数人对成功人生的理解还十分狭隘和功利,之所以狭隘和功利,是因为我们可以选择的还太少。
有一天,我女儿放学回家。我问她,今天在学校里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女儿告诉我,今天老师问我们长大了要干什么?我问小朋友们都怎么回答老师的。女儿告诉我说,她的很多好朋友都说长大了要当宠物医生(pet doctor)。我问女儿,你呢?我也想做宠物医生!我问宠物医生有什么好的?女儿告诉我,宠物医生可以给小动物们治病,让它们快乐!我爱小动物。看着女儿说话时熠熠生辉的眼睛,我到嘴边的“比起宠物医生,长大了当个牙医,工作更好,挣钱更多。”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说起将来干什么,我不由得想起我所在的澳洲大学的本科生。因为经常给本科生上课,并指导过不少学生做毕业设计,我对他们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澳洲本地的学生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非常阳光,非常自信。我不敢说他们有多优秀,绝大多数也都是普普通通的学生,但就是这些学生基本是毕业后工作很快就能上手,适应能力非常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似乎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但他们给我的感觉一定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每个国家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可能很多发达国家已经过了贫穷的阶段,但生活并不会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对每个人的磨砺。自强不息仍然是人们尊敬的高贵品质。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我们都应该感谢生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