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我们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已有 8973 次阅读 2016-8-29 07:2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们的教育目标一直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且不说这样的目标在当下里是不是存有争议,即使确实存在且保持着这样的目标,那么我们的教育是不是真的在为实现这样一个目标而努力呢?

说严格点,这个接班人的概念有点粗糙,不太细致。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概念下面添加很多规定性。可是现在似乎也没有什么权威的说法。所以这个模糊的概念就这样空空荡荡地摆在我们的面前。

接班人这样的概念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功利性的,即规定性或者限定性是有一定范围的。这种限定性是不是完备,是不是合理,且另当别论,但是总得有那么一些限定性或者规定性。不过,从现实来看,我们培养我们的孩子,或者我们的学生,到底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什么样子的?这的确也是一个问题,而且现在来看,似乎还是不小的问题。

北大招生的老师去一些中学面试那些报考北大的学生们。这些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似乎都很胸有成竹,开口就子曰诗云。可是当老师问他们自己有什么想法的时候,居然一众人等都张口结舌,不知道该说什么。老师又问他们将来准备做什么样的人的时候,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出类拔萃之辈也同样无言以对。

相关的文章说,孩子们在小的时候,还会说出来,将来他们长大了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男孩多为要当解放军,当警察,也有当科学家、当艺术家之类的。女孩们多为想当老师、当医生之类。当然,男孩女孩也有共同的理想,如想当飞行员、宇航员,等等。

不过,严格说来,这些理想都是某种职业。而职业当然都有一定的形象。让孩子们说出什么抽象的概念来,是不现实的。不过,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说他们心目中形象里的职业,还是说带有一定抽象性的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的人,似乎现在的他们都貌似从来没有想过。

因为无论是学校,是家庭,还是社会,给他们灌输的是他们应该考上什么样的大学。这是重中之重。没有这个重中之重,其他一切都是扯淡。所以孩子们的头脑里也就只剩下这一样,即要考上所谓最好的大学,最牛的大学,其他什么一切都是浮云。

当然,在孩子们当中,大多数都是能够健康地成长的。但确实也不缺少那些人格和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孩子。那些之所以成为健康的孩子的,似乎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只是足够幸运而已。因为在他们的成长中,那些用来滋养他们成长的健康的元素实在是太缺乏了。那些在高中阶段表现得如此尴尬的孩子,到了大学之后,或许会有所改变。但同样也有可能直到大学毕业,他们在这些问题的回答上仍然是懵懂的。

关于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真的那么重要吗?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否定的,但在实际上,特别是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们的实际动作所选择的回答却大多是肯定的。在家长们看来,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孩子当实验品去冒险。真把自己的孩子放了羊,那万一出了点差错,后悔一辈子都来不及。

所以,大家的选择就只能是,宁可保守一点,宁可错失那本来应该坚持的一点,但绝不能在考上什么样的大学方面有一丁点的失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成年的家长们都抱着同样的心理。不光家长如此,学校的校长、老师们的心理也同样如此。升学率是学校是不是优秀的绝对重要标志。除此之外,还有能看得见的指标吗?

也许,这样的教育也不是说就一定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才。可是话再说回来,这样的教育肯定会耽误更多的孩子,也就是耽误更多的人才。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我们什么时候真的把孩子看成一个人,是我们应该平等和尊重的人?这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只有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理解他们,我们也许就能够真的用更为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来培养这样一些人。

无论是从基础教育,还是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培养人格健全、体魄康健、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应该是我们在教育各个不同阶段的共同的目标。在其中,人格健全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没有人格的健全,其他两项即使都具备,这个人也不是完整的。人格健全的主要因素就是要让孩子们自己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让孩子们懂得,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才是对社会是有用的,对于他人才是可以接受的,自己才有可能是受欢迎的,是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在这诸多因素里,恰恰所谓智力才不是最重要的,当然不是说它不重要。智力的开发当然是必须的。可是它必须要置于人格健康培养的前提之下。而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是比所谓的高智力更重要一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99389.html

上一篇:海淀镇西大街95号
下一篇:中国的电影是怎么的了?
收藏 IP: 111.201.70.*| 热度|

3 姬扬 吕喆 王涛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