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录取分数线与排行榜

已有 2451 次阅读 2015-8-13 05:0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两所高校,不点其名,谓之A校与B校。两校都是211,但B985,而A不是。大约在十几二十年前,两校招生的录取分数线是有距离的,当然,那时还没有985一说,而A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在那时是高于B校的。

为什么?因为A校的专业涉及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即所谓“挨踢”专业。这在当时非常热门,放在现在也一点不弱。而社会上的中学老师们、学生家长们,也包括一些学生们,都认为A校的专业远胜于B校的专业,A校毕业的前途也远胜于B校毕业的前途。所以大批高分学生纷纷投奔A校,而B校的录取分数线就显得有点悲摧。

当然,B校的录取分数线虽然较A校为低,但也不是难看得不得了,基本盘还在,只是看上去比A校难看一点。具体什么原因不太清楚,在经过四年的培育后,B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比较稳定,而A校学生的素质似乎比入学时的状态略显逊色一点。

为什么会这样?这里不好评论。我们不能说,B校的教学质量或者教学思想就一定优于A校,也不能说,A校存在什么要命的缺陷,把好好的高分学生给耽误了。因为很多印象只是感觉,而感觉是一件绝对靠不住的东西。不过,在两校可以相比较的专业方面,两校的学生素质基本是不相上下的。

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报考A校的学生,似乎不那么趋之若鹜了,于是A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就开始往下掉,后来大致是比B校的录取分数线少个十多分二十多分。按说,总分存在这样的距离,对于学生之间的差距来说,其实算不了什么。但是时间一长,两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就有点明显了。B校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动手能力都略显得比A校学生好那么一点。要说有多好,也不好说,又是感觉,感觉上觉得B校略好那么一点。B校的录取分数线后来也只是略有提升,肯定漫不过中国最牛的那几所学校,只是跟自己比,觉得差强人意而已。

这里所要说的,其实不过是,一所学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对于学校本身的质量,对于学生培养的质量,完全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并没有太大的意义。A校与B校的差距,所造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根本不是一两个指标就能说清楚的。不能因为过去A校的录取分数线比B校高,就认为那时的A校的教学质量就比B校要好,也不能因为今天B校的录取分数线比A校高,就认为今天的B校的教学质量就比A校要好,这样的认识未免太肤浅了。

回想起北大清华为争高分学生,其目的不过是为了争夺所谓江湖地位,这样的想法真是太可笑了。这是不是校方的指使且不好说,至少招生办的人是这样认为的。如果录取分数线低于对方,就说明自己的江湖地位低于对方,如果录取分数线高于对方,就说明自己的江湖地位高于对方。这江湖地位对于这种所谓现代化的大学有那么重要吗?咱们不知道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或者斯坦福是不是也看重他们的江湖地位,或许孤陋寡闻,咱们没怎么听说过。或许他们也会有这样的一争,只是咱们不知道而已。

争江湖地位,说来说去,也只有那几所牛校才有这样的资格,而且争的不是排名,争的只是老大。像前面所说的A校、B校是连这样的资格都没有的。另外,浙大、上海交大、复旦、西安交大、中山大学、武汉大学,虽然磅级也不低,可是似乎也没有资格去争这种江湖第一的位置。唯有北大、清华才有这样争老大的资格。说了归齐,只有这二位有争老大的兴趣。也就是只有这两家,才有玩这一套的资本。可是就你们两家能玩,这玩得有意思吗?或许校方的领导没在这方面用心思,但是招办的人士们那可是眼里不揉砂子。这个江湖老大的位置是一定要争,一定不能让的。至于为什么,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原来,网大开始弄个大学排行榜,一般也就看着一乐就算了,也没人拿它当真事。自从那个武书连出来以后,他起到了一个极坏的作用,让中国大学的校长们都要围着他武书连这个排行榜在转腰子。有的大学校长还真认这棵葱,真把他请来讲如何提高排行榜的位置。这样的校长不光瞎了眼,也是油蒙了心。也不知道这武书连是打哪儿弄来那么多钱,有闲心干这种挑拨离间的破事。不知道这事是不是需要什么方面过问一下。

中国的大学,和大学的校长们,不能说大家的智商都不高,但是心里不那么足够清静那是肯定的。如果心静,怎么会拿这样的事当成什么不得了的事,总挂在嘴上,放在心里?这是多么不值得的事啊,有多少事比这个重要百倍,需要你们各位校长去操心,怎么可能还会在这个上头费心思?吃多了没事干吗?这里不光心不静,还有小家子气,太不大气了,不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应该做的事。这跟两个小孩吵架斗嘴似的,能有多大点事啊?可是他们玩起来就跟真的一样,这不是小家子气还能是什么?这就很难让人看得起这样的做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12646.html

上一篇:中国人用过的英语教材
下一篇:教孩子不说假话何其难也
收藏 IP: 114.246.170.*| 热度|

2 曹聪 刘俊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