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身后事

已有 2966 次阅读 2012-9-30 21:5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身后事

2006年,父亲因病住院,住了一个多月,但病情总不好转。父亲突然提出自己在身后要将遗体捐献。他自己写了几行字,前面的没有记住,但最后一句是:遗体任抛荒郊。看到这几个字,心里很费琢磨,为什么要任抛荒郊?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父亲写下这几个字?父亲一直到最后也没有解释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只是在问过医院后,医院说,遗体捐献要做公证,父亲就催着三弟赶快去做公证。三弟对这事也有点犹豫,可是在父亲的催促下,也不得不去。公证处的公证员来了,说要我们弟兄几个都要签字才行。当时,我们有个弟弟不在父亲身边,而在外地,公证员说必须要让这个弟弟寄来相关的意见,才可以办理相关的公证。这个弟弟很快就相关的文件寄来了。公证书就算基本顺利地办完了。
父亲走后,他的遗体如愿损给了医院所属的医学院。没过多久,母亲也提出在身后也要捐献遗体。这次三弟无论如何不想管这事。母亲怎么说也没用。于是母亲就想到找我来办这件事。三弟跟我说的时候,眼光有点闪烁,我原来不太明白,后来似乎猜到了,原因三弟是怕落埋怨。因为有个弟妹不太同意老人这种做法,在父亲提出捐献遗体的时候,这个弟妹就不太同意。据说,她不太同意的理由是,如果老人没有能够入土为安,那对于子孙后代会有不利。我虽然并不信这一套,可是那个弟妹的说法对三弟是有压力的,所以三弟有点犹豫也是可以理解的。
女儿上大学时,有一次跟同学一次找个人玩算命。那个算命的人都说别人家的祖坟如何如何。到了我女儿这儿,这位看了看,只说了一句,你们家没祖坟。这话真是一点不假。至少就我们这一支脉来说,确实没有祖坟。祖父很早死在桂林,至今已经找不到当年的坟茔。祖母在北京去世,她老人家的骨灰在老山骨灰堂存了十五年,最后是在文革中,大约是1974年,就在老山附近,找个地方,做的是平地深葬。那次是好多丧家都是这样做的。大约几十个丧家,从骨灰堂把骨灰取出来,抱着骨灰盒一起走到离骨灰堂不太远的一处略平一点的地方,那里已经挖好了一个三米多深,半米多宽的深沟。进行深葬的工人把丧家手里的骨灰盒一个一个放到沟里码放整齐,最后填土将深沟填平。上面不留任何标记,更不用说墓碑了。祖父祖母的上一代葬在什么地方,父亲也从来没有说过,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也弄不太清楚了。反正我们家没有祖坟这件事是真的。
母亲找到我来办这样的事。我不可能推托,因为我是支持这样做的。其实,对于我自己将来的身后事,我也早就想好了,希望能将遗体捐献。有一年,我们有个同事去世,在去八宝山遗体告别时,我对同去的其他同事就说过,将来我要死了,任凭剥皮、割肉、抽筋、剔骨。我说得没遮拦,旁人听了觉得有点瘆得慌。我其实在身后,很想跟李敖想做的一样,将自己的骨骼做成标本,放在医学院里,吊在铁架上,晃里晃荡,挺有意思。但是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如愿。
后来,我找到母亲住处附近的一家公证处,人家一听说要做遗体捐献公证,多少有点惊奇,因为做这种公证的实在是不太多。不过,公证处说,因为老人家年纪大了,他们愿意到家里来做这个公证,而且这种公证是免费的。到了约好的那一天,公证员来到母亲那里,问了几个问题,签了几个字,事情就算办妥了。母亲心里也算了了一桩心愿。
那个不同意母亲做遗体捐献公证的弟妹,其实也是好意。她希望老人身后能够入土为安,毕竟今天愿意捐献遗体的不太多。我不知道母亲到底怎么想的,她也没有告诉我。作为我来说,我反正很不喜欢待在那个到处都是惨白色的墓碑林立的环境里。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是要离开的,那么最后的方式就是与大自然合为一体。而中国式的那种墓地看不出天人合一的形态,却总有一股硬要赖在这个世界上还要继续享福的劲头。
我既不懂佛学,也不信佛教,但是佛学中的有些思想我觉得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在对待生死上,佛学中关于生死的豁达态度是很有意义的,是值得借鉴的。人类没有必要把生死看得那么重,虽然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但是在对待生死问题上,理性上告诉我们这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那么在感性上,我们为什么就硬不愿意接受、拼命去抗拒呢?这倒不是说应该让所有的人在身后都要捐献遗体,但是,至少我们没有必要把身后的某些形式看得那么重要,因为它实在没有多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618177.html

上一篇:什么都是生产力?
下一篇:节、假、日
收藏 IP: 114.246.164.*| 热度|

5 曹聪 朱晓刚 刘旭霞 左宋林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4: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