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日本侵华对一个普通家庭的影响

已有 3711 次阅读 2012-9-18 14:5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影响, 日本侵华

日本侵华和抗战期间,对中国每个家庭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这样的影响程度不同,大小不同,但是没有一家是不受到影响的。
过去,父亲很少对我们说起抗战期间我们家里的一些情况。2004年,他生病住院,我们轮流看护。等他精神好一点的时候,也断断续续地跟我们提起一些当年的情况。
日本侵华是从卢沟桥开始的,但是对中国的全面入侵又起始于“八一三”。父亲说,本来我们家在安徽,离上海江苏还有点距离。可是有一天,日本飞机轰炸芜湖,安徽的老百姓一下子就慌了神。祖父祖母就带着父亲与姑母开始逃难,当年他们称为“跑反”。当他们跑到阜阳时,形势稍微稳定了一点,他们也就暂时没有继续跑。父亲还是很想念书的,到了阜阳,父亲找到当地一位中学校长,向他表达了想继续求学的愿望。那位校长还真是不错,不仅收留了父亲继续读书,而且还让他在学校吃一顿免费的午餐。直到后来,父亲都一直非常感念这位中学校长。
在阜阳的安稳日子并没有过多久,日本飞机又开始到处轰炸了。父亲一家就从阜阳向武汉方向逃难。到了武汉,又稍微稳定了一点。这时,父亲说,国军各部队以及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都在招人招兵。父亲一腔热血要抗日,也想报名从军,但无奈在武汉时,突然患病,几天都爬不起来。后来日本攻打武汉的形势十分紧张,武汉也呆不住了。父亲也就没有当成兵。父亲一家又从武汉向湖南方向跑。到了湖南,这算稳定的时间长了一点。
这时,母亲一家也到了湖南。父亲与母亲两家本来也是远房的亲戚,父母小的时候两家就有走动。到了湖南之后,安徽籍的一些人决定要为从安徽到湖南来的青年学子办一所中学,这里我就不太清楚了,到底是安徽籍的人想办,还是国民政府的意见要办,反正最后为安徽籍的子弟办了一所国立第八中学。后来父母他们那一代人一直就说八中八中什么的。姑母与母亲在一个班,而且住在一个宿舍。母亲的弟弟,也就是我的舅父,也上了八中,父亲自然也在八中读书。
若干年后,这些当年八中的校友还搞了几次聚会活动,但父母都没有参加,只是捐过钱。这帮校友也有意思,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把朱容基和他的夫人劳安也算作八中的校友。他们都是湖南人吧。要是读过八中,也是后来的事了。反正这事难辨真假。
在湖南读书的日子十分艰苦。早上学生洗漱都在溪边,冬天也只能用冷水。其他衣食都很节俭。所以父母他们那一代人,生活一直都非常节俭。那种节俭的程度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比如吃饭绝对不允许把饭粒掉在桌上,如果掉了,一定要捡起来吃掉。我的岳父岳母家就不这样,如果掉了饭粒,就说,算了,不要了,太脏,吃了不卫生之类。可是父母他们肯定不会这样说。其实,他们的工资在当时都不低了。五六十年代,父亲每月工资一百二十多元,母亲也有八十多元,这在当时的六口之家是相当不错的了。但是他们仍然非常节俭。父母的衣服都是有补丁的。我们就更不必说。我们从来就没有收过压岁钱,也极少给什么零花钱。买什么东西,跟家长要钱,买回来后要报账,找回来的钱一家要交回去,绝不允许自己收起来。母亲过去用牙膏,都要把牙膏皮挤得再也挤不出来了才丢掉。后来牙膏改成塑料包装,不太容易挤干净。母亲就用剪刀把已经挤不动的牙膏皮剪开,用牙刷在里面抹,一直到再也抹不到了为止。
1969年,中苏对抗形势非常紧张。父亲还专门对我说,如果发生战争,也需要逃难或者跑反,或者撤退,不要带上整个的被子,要把被套撤出来,只带被里和被面就行了。因为如果都带上,会很重。而棉花哪里都能找到,所以为了轻装,就带被里和被面。当时听了这种说法,心里也很惊异,心想会有这么严重吗?现在想来,这恐怕也是抗战时期他们那一代人的经验吧。
后来父亲与姑母先后上了大学,都是当时国民政府的助学贷款所资助。据说,当年提出发放助学贷款的一个思路就是实际上并不指望学生会偿还,只是当时不能这样明说而已。这事现在也难辨真假。
父亲与姑母上学,母亲参加工作,都是在大后方。父亲在重庆,姑母在贵阳。母亲也在贵阳。祖父和祖母在桂林。当时,父亲与母亲还没有什么关系,只是都认识罢了,毕竟是亲戚嘛。抗战胜利后,祖母回到了安徽老家,祖父一个人还在桂林,父亲大学毕业,工作在重庆,姑母继续读书,所以一家仍然没有能团聚。1946年,祖父突然在桂林去世,时年不到五十岁。他去世时,身边没有家人。父亲专门从重庆赶到桂林,等赶到时,人已经下葬了。祖母也想从安徽赶去桂林,但被父亲劝阻住了。路远天热,祖母身体也不太好,实在没有办法跑那么远的路。
父亲一家在抗战时虽然受了些罪,但比起那些参加抗战流血牺牲的将士们,比起那些在沦陷区遭到侵略者屠杀和残害的人民来说,已经算是好多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614012.html

上一篇:九一八断想
下一篇:谁还愿做老实人?
收藏 IP: 111.196.188.*| 热度|

7 朱晓刚 王春艳 徐耀 刘占宇 柏舟 罗帆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