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参观中国科技馆

已有 4057 次阅读 2012-5-4 21:0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中国, 科技馆

[imgid=0]
上午参观中国科技馆。这是科技馆迁到新址后第一次去那里。路倒不算远,就在鸟笼(人皆曰鸟巢的那个东东,但在我看来,实在就是个鸟笼)的背后,车基本都是在四环上走。来到科技馆的大门外,印象最深的并不是科技馆的新建筑,而是那一队队等待进场的中小学生队伍。这些孩子们太可爱了,特别是小学生们,看到我们这些有着沧桑面孔的人们,都齐声叫着“爷爷好!”“奶奶好!”没有人组织,都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我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些孩子们。
科技馆这么大,展厅这么多,展品这么丰富,要想一样一样仔细看过来,在半天的时间里是不可能的。而且我们对其中的多数展品所展示的科学道理也多少也清楚一点,也没有必要一样一样地看。因此,我们的参观也只能是走马观花。
在第一层“华夏之光”的展厅里,展出了很多中国古代农机具,有水车,有舂米机、磨面机、纺织机,也有指南车以及中国古代木制建筑等那个时代的科技产品。总的感觉是,这些展品固然宏大、精美,但是缺少历史的说明与依据。也许这只是科技馆,不是档案馆,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且这些展品在历史上是不是真实地存在过,说明似乎也有点语焉不详。在这个展厅里,似乎没有看到孩子们,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时间太过紧张,他们愿意看更有趣的现代科技展品呢?如果将来有可能,我以为,是可以把中国古代科技这一块做得更系统、更详实一些。现在只是一个初步的入门,可以做的事应该更多吧。
第二层“探索与发现”和第三层“科技与生活”这两大展厅,孩子们就很多了,也特别活泼。他们对任何一个可以动手的展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那些只有文字说明,或者只有影像展示的展品,兴趣显然没有那么大。不过,有些所谓可以动手的展品,只是在使用触摸屏,虽然也有互动,但显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手。不过,孩子们倒不在乎这些,只要能给他们带来乐趣,玩什么都行。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这些方面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对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展品充满浓厚的兴趣,什么都要试一试,什么都要玩一玩。看到他们的快乐,我们也感到非常快乐。这里本来就应该是孩子们的天堂。
在“科技与生活”展厅里,机械的展品虽然也有,但是似乎不是太多。那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展品确实不少,只是能展示出相关原理的展品似乎不是太多。伦敦科技博物馆里,机械部分有很多可以动手的展品,我去的那时候,并没有什么触摸屏,但手动的东西特别多。任何一个展品,都留出了用手动的装置,包括齿轮传递,蜗轮蜗杆,都有一个小的装置让孩子们,也让成人们来动手查看。现在的触摸屏似乎更高档一些,可是似乎没有了切实的手感。真说不清到底哪种展示手段更好。在伦敦科技博物馆里,有一个东西,给我印象特别深,就是在木桶里提取奶酪的展品。在一个大木桶里插着一根木棒,然后用这根木棒在桶里用力搅拌。我试了试,那还是挺费劲的,但是参观的孩子们个个都上前去试一试这个做奶酪的方式。虽然这个展品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但是这是人类劳动历史中的一个环节。
有两个展品我看着觉得挺有意思。一个是照明灯耗电量的比较。有四种灯,白炽灯、卤钨灯、节能灯和LED灯。用一个手动的充电器把四种灯的电池同时充电,在电量相同的情况下,看谁的耗电速度最快,结果这个耗电速度的排序就是白炽灯、卤钨灯、节能灯和LED灯。当然,我们现在用的较多的是节能灯了,还没有在普遍的场合使用LED灯。但这个展品很直观,给人很深的印象。
还有一个是流体力学方面的展品,有若干形状的物体,在同样的拉力下,看它们在液体中运行的速度的快慢比较。有两个物体,一个是前圆后尖,一个是前尖后圆,到底它们两个哪个在液体中运动的阻力小,过去我是拿不准的,只能凭想象与推测。而这种想象与推测是靠不住的。今天在现场一试,发现还是前尖后圆的物体在液体中运动的阻力小,从而速度就快一些。这种观察的结果很直观,也给人较深的印象。当然,在数学上这也是应该可以计算的。计算是定量分析,而在定量之前,还是先要定性吧。这有点跟黑格尔说的似的,从质过渡到量。

关注

聚精会神

关注

聚精会神

月球漫步

中国古代农用机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67092.html

上一篇:教育啊,又是教育!
下一篇:人们为什么要去探险?
收藏 IP: 1.203.42.*| 热度|

3 刘进平 蒋迅 梁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