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教师的待遇提高之后 精选

已有 8675 次阅读 2012-4-28 23:47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师, 待遇

《中国青年报》报道了杨东平的观点:没有好待遇,难得好教师。这话是不错。待遇太差,优秀的教师要不被别人挖走,要不转业干别的了,留下来的不能说没有好教师,但绝对是凤毛麟角。昨天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报道:“教者从优”才能吸引“优者从教”,也是用事实来说明这个道理。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师行业待遇艰苦,很多从业者在这个艰苦的岗位上坚持从教,表现出崇高的品格,这也是让我们非常敬佩的。
但是,凡事都有度,老师的生活太清贫了,肯定不可能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很多有才华的人,不管是否当过教师,在这样清贫的生活面前,为了自己的生存,都难免望而却步。差不多十多年前,我问过我的学生,他们当中有谁愿意当教师,我得到的回答是Nobody。我们没有权利责怪这些人。我们还要感谢他们的诚实。人们要想从事一个美好的事业,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生存问题是他每天要解决的最大的第一位的问题,他是不可能把他要做的工作当作事业来做的。
现在教师的待遇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一些边远贫困的地区,这种改变还是远远不够的。经济发达地区解决得稍好一些,但是也导致经济发达地区有条件也有实力从西部贫困地区挖了不少好教师,虽然这些优秀教师的待遇问题解决了,但是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却更加严重了。所以,对教师待遇的改善,绝不能只从一时一地来考虑,需要均衡来解决。
接下来的想法,我就不知道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了。想起路遥写的小说《人生》。其中的男主人公因为家里没权没势没背景,高中毕业没有考大学,就回乡务农。后来因为有了点什么关系,他当了学校的老师,后来,由于这种关系出了点状况,他当老师的职务被免了,被另外一个各方面素质都不如他的人所顶替了。这就是说,当老师虽然在那个时候也并不是什么多好的差事,但是比起做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这个职业多少还体面一些。但是,即使如此清贫的工作,也是需要某种关系和背景才能得到。
那么如果教师的待遇现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固然能吸引不少有才华的人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但是不是也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给自己的亲友谋一席教职而玩猫儿慝呢?这种情况完全可能存在。教师的待遇高了,肯定有不少人眼红。你说要文凭,他能给你弄来文凭,你说要证书,他能给你弄来证书。你说要考核考试,那在背后能玩的猫儿慝就更多了。这些人什么都不用愁,反正哪儿有好事他们就会往哪儿钻。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那么这进入教师队伍的人能都是优秀的吗?这真的很难说。教者从优,真的能引来优者从教吗?这话还真不好说。
记得多少年前,有一个故事,多年以前(可能有一百年,也可能有二百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台长,薪水并不很高,据说英国女王知道后,要给这位台长提高一些薪水。哪知女王的这番好意被台长婉拒了。台长的理由是:如果这个职位的薪水提高了,那么将来占有这个位置的人就不一定是天文学家了。这位台长的意思是,为了保障担任天文台台长职务的人一定要是天文学家,或者科学家,那么这个职务的薪水就不能太高。
现在对教师待遇提高后的情况做这种悲观的预测,可能有点为时过早,但愿这只是杞人忧天。不过,在现阶段的中国,这种情况如果真的出现了,一点都不会让人感到惊讶。美国的终身教授虽然薪水比不上大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更比不上CEO,但是比起一般人来说,那日子过得算舒服多了。如果中国的教授或者教师能达到这样的薪资水平,同时我们相关的配套措施又跟不上,那么在这个领域里究竟会出现怎样的混乱,是谁都无法预知的。从教育界的现状,我们就知道这种混乱的出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会出现这种可能性,就放弃对教师待遇的改善,因噎废食也是愚蠢的。但是,我们必须要防患于未然,不能等问题出来了,再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多半会造成更多更大的损失。
至于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我相信我们的教育界、科技界有的是办法,但是关键是如何确保一个好的制度能得到有效的不打折扣的执行。建立一个制度在中国并不困难,但要保障这个制度能得到有效的不走样的执行,在现阶段还真不容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64783.html

上一篇:交通协管员种种
下一篇:事业与家庭
收藏 IP: 115.171.4.*| 热度|

18 鲍永利 王佳蕊 廖德聪 赵纪军 丁世谦 李学宽 鲍博 褚昭明 熊伟 李土荣 姚羽 肖振亚 苏木亚 赵美娣 guoqingyun817 myfreedom520 lftkf GuaN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