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参加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评审之后

已有 4252 次阅读 2012-2-22 23: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奖学金, 留学生

这次参加评审,别的都好说,就是最后要评出特别奖的人选,花费了一些时间来讨论。本来人选是有限的,假设为十人,但各组提出的人选总数,却达到二十多人。有的组还提出两三个人选。后来一看,这些人选中多数只是比其余的人努力一些,但是不是达到鹤立鸡群的程度,似乎还远远没有达到。有的评审人士对自己组提出的人选还真有点护犊子,跟对待自己的学生一样。他们提出两个人选还不算,还打算提出第三个人选。列举了很多依据,但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
但是,在提出的人选中,也有确实优秀的。一看工作量,看在Nature跟Science上发表的文章,以及在学科前沿中的位置,就能看出他们的水平。不过,这样的人选也确实凤毛麟角。要让我看,顶多评出个三四个,四五个就不错了。最后提出了九个人选。我看有点多了。有的评审人士可能觉得自己确实有眼光,是伯乐,能相马,所以拼命坚持自己提出的人选进入特别奖的行列。其实问题远没有这个必要。我们组也提出个人选,但与他人一比,差距尚大,就主动提出算了。主持会议的人很高兴,省了时间,少了麻烦。那些比较执着的评委,还想为自己的组别提更多的人选,好像没明白自己到底该干什么。
特别奖的对象就应该是特别优秀的,如果只是一般的出色,就就得个一般的奖,也不错了。如果不是特别优秀,而得了特别奖,那后续的负面效应会远远大过评奖的正面效应,白花钱,还不落好。而且,越是争执不下,或者旗鼓相当的,就越不应该评上,那后遗症就太多了。所以,宁缺勿滥是应该的,是有道理的。为了填那个名额的数,硬往上凑人数,是愚蠢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40386.html

上一篇:韩美林招博士凭什么不用考外语?
下一篇:看过的西方文学著作
收藏 IP: 115.170.148.*| 热度|

3 王晓明 朱丽红 高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