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采访教授伉俪 精选

已有 6261 次阅读 2019-9-19 06:5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还有一次,我采访了一对夫妻,他们都是教授,丈夫偏重于科研,妻子偏重于教学。俩人都是在北航读的本科。那位妻子是在本科临近毕业时就留校任教的。她说,当时学校急需教师,所以就从快要毕业的本科生里选拔一些学生,留校担任教师。而且,由于不是正式编制,所以没有工资,由学校先发补贴。这类补贴比工资要少一些。要等到最后毕业之后,才能拿到正式工资。刚开始,她当助教。助教的活儿可实在不少,要帮助任课教授判作业,要给学生答疑,还在教授每次上课时都要听课。每次考试的卷子,助教都要先做一遍,帮助教授看看题目的难度合理,做题的时间是否恰当。这不仅包括期末考试,也包括期中考试。这就让我觉得,这样的助教当得真的很累,根本就没有什么空闲时间。

经过几轮这样的助教工作之后,她才有机会上讲台讲课。那时候课时很多,估计这都是苏联专家留下来的体系。我见过五六十年代的某些课程的教学大纲。说老实话,今天看起来真是繁琐。又枯燥又乏味,看得让人头痛,根本就读不下去。但这就是那个时候的现状。

这位老师开始讲的是电工学。这门谭我略知一二。我看过一本电工学的教材,也是觉得非常枯燥。我虽然曾经有过教材,但却没有真的上过这门课,不知道真的去上课,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是会喜欢这门课,还是对这门课没有兴趣?现在无法估计没有发生过的后果。

应该承认,这位讲电工学的老师是非常敬业的。她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门心思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她说,当时也不知道要搞科研,因为整天都被教学的事所纠缠,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想别的事情。就拿写教案来说,那个时候,对教师的教案要求是很严格的。如果写得达不到标准,或者不够严谨,或者不符合要求,那是要挨批评的。所以单就写教案一项,就足够让老师们忙得脚丫子朝天了。这位老师说,如果有那么一点时间,她会去图书馆翻看一些闲书或者杂志换换脑子,例如看《人民文学》之类的文学期刊。她说,她自己多少有点后悔,这个时间她只用来去读这种娱乐性的书,而没有用这个时间做更有用的事。我对她说,这不是浪费时间,这种跨专业跨领域的阅读不一定就是坏事。她的丈夫在旁边插话说,这肯定是不对的,正事有很多要做,看闲书就是在浪费时间。我自己就私下里感觉,如果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同质的工作,我是会发疯的,受不了。必须的调剂绝对不可缺少。

讲电工学的老师后来又开出来其他一些课程。应该说,这位老师在教学上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后来,因为某种机缘,她也参与了一个科研项目。当也只是参与了这样一个项目,后来再也没有参与科研了。她总认为,这对她是一个遗憾。

我倒是觉得,在过去那么特别重视教学的年代,在教师承担这么重的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再要求教师要做一些科研方面的工作,确实有点勉为其难。这种苏联式的教学思想,对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到底是不是适用,这也真是个问题。苏联似乎是把教学与科研分得很清楚的。高等学校主要就是负责教学,而科研则是科研院所的工作。两个方面绝不相互掺和。中国也有科研院所,但是中国的大学似乎还是要承担较重的科研任务。五六十年代的做法到了八十年代之后,是肯定会发生变化的。这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更有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这就不好评价了。

那位丈夫在本科毕业后也留校了。因为他做了研究生,跟着一位著名导师做研究,所以没有多少教学任务。导师让他到北京的一所科研院所去体验,跟着人家一样的上下班,但不拿人家的工资,只拿学校给研究生的微薄的补贴。那个研究所距离学校有十几公里,可能还要更远一点,这位老师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奔波往返于学校与研究所之间。当时因为才二十多岁,这些劳累还不算什么。那个研究所当时在研究高超音速的飞行器,要让速度达到10个马或者20个马赫。这在当时肯定算做是高新技术了。

没过多久,学校派他去苏联学习,不是学历学习的那种,也不需要拿学位,就是直接去学真本事。这位老师说,他原来俄语根本不行。可是到了苏联,要听课,必须学好俄语,至少要能听得懂讲课。他在莫斯科学了三年。俄语听力基本过关了,而且学了那边较多的数学课程。这对他后来的科研有很大的补益。

他回国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那种10马赫、20马赫的研究项目暂时放下了,开始研究其他的项目。老师说,学校进行的科研都是围绕国家需要,特别是国防需要。或许,相对而言,所做的基础研究比较少,可是在那个年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先要解决急需的问题,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然后,才能考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问题。

这位老师对他的研究生导师非常崇拜,也非常怀念。他说,他的导师那一代人,有强烈的爱国心。他们经历了国家穷困受人欺辱的时代,所以特别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样的状态。那一代科学家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即使在那个年代,国外生活的水平要比国内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但是,那一代科学家中很多人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国家的兴旺强大才是最重要的,才是第一位的。这种爱国心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谁教育出来的。要是说教育,那就是帝国主义和国际资产阶级对中国的欺压所教育出来的。

这样的情况似乎在今天也同样如此。有时候,我们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讲了很多,但似乎收效都不是很明显。但是,国外的敌对势力只要做出了对中国不利的事,年轻一代很容易被激发出热烈的爱国热情。可能这里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吧?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98545.html

上一篇:一位老师这样对我说
下一篇:教师这个职业
收藏 IP: 123.123.48.*| 热度|

8 郁志勇 吴斌 杨正瓴 崔宗杰 韩玉芬 王安良 史晓雷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