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前,应该还是在七十年代中期,文革还没有结束。我的一位长辈从外地来北京开会。在闲聊时,长辈给我讲了这么一件事。在他们单位,有一个年轻人,应该说还是挺有才的,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单位领导就是看不上他,不要说重用了,就是一般性的使用也没有,只让他做最普通最基层的事务。这位青年心里非常不平,总是向周围的人们抱怨这种不公平。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在周围的人当中是比较强的,可是却遭到这样的对待。他忿忿不平于单位的环境。讲完这个故事,长辈问我,你怎么看这件事。
我不知道这位长辈告诉我这件事是什么用意,更不知道问我怎么看是想要了解什么。那时我虽然也是二十多岁,说实话,很多方面还很单纯,或者直白地说,还是比较傻。当时也没想过,这位长辈问我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用意,我只是按照我的想法回答了这位长辈的问题。
我是觉得,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在单位里受到什么样的对待,有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如果单位领导就是看你不顺眼,你能有什么办法改变领导的看法吗?领导看人,有很多角度,也有很多标准。具体这些角度和标准都是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没当过领导。但是,领导的眼光,靠我们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不过,如果你真有能力做事,那么不管在什么环境里,总能找到适合发挥你的能力和专长的事情可做。比如,单位里提拔一些年轻人走上管理岗位,或许你觉得那些人的能力还远不如你。可是领导看上了,觉得他们可以胜任,那么你是不可能改变领导想法的。如果你觉得你能比他们做得好,但领导就是不让你做,你能怎么办?抱怨吗?没有意义,吐槽吗?没有用。你还能做什么?去求领导?反正我做不出来这样的事。在我看来,唯一能做的就是你看看在单位里,哪些事是不需要领导选择,而你自己完全可以发挥你的能力和专长的。如果你找到了这样的事情,我以为那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我的这番回答,那位长辈没有再说什么,看他的表情,我认为他对我的回答基本是认可的。不过,我们后来没有再聊过这个话题。只是,这让我想起我周围的一些人的一些情况。
我们车间有个年轻人,因为平时也不接触领导,而且对领导重视的一些人他也看不顺眼。这样的人领导当然也不启用他。但他并不在乎。他自己钻研生产技术。本来,他的工作岗位是比较粗糙的重体力劳动,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是,他喜欢琢磨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琢磨怎样把产品做得更为漂亮,质量更高更稳定。后来,他还真掌握了较高的技术。有的生产岗位上的工件,做起来比较吃力,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不太好掌握和操作。而这位年轻人根据自己多年摸索的经验,能很熟练地调节机器的温度,而且勤于观察,手勤脚不懒,别人为干这类活手忙脚乱的时候,他却能从容操作,干出的活又好又漂亮,看起来他好像很轻松地掌握了生产的技术与工艺。
虽然这件事算不了什么大事,但车间的师傅们都觉得这小伙子肯钻研,有出息,有不少老师傅还想争着给他介绍对象。可能在老师傅们看来,这么好的小伙子,至今都没有女朋友,实在太不应该了。当然,这也算是一个笑谈,但至少表明,一个人不管他生存的环境有多恶劣,他总能找到有意义的事去做。所以领导是否器重他,这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如何把握和如何努力。
还有一位年轻人,可能是因为家庭父母有过某些历史问题,今天来看,也根本算不上什么多大的问题,但在那时,这种所谓父辈的历史痕迹,却成了子女个人的污点。所以这个年轻人尽管很能干,能力也很强,但单位领导都是不想重用他。后来我听说,当时单位某个领导对他的策略是所谓“限制性使用”。我不太明白,所谓限制性使用到底是什么做法。到底是使用,还是不用?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人就无所谓限制,想限制就干脆别用。这种矛盾的逻辑让人无法理解。
当然,这位年轻人并不了解当时领导的想法。他也没想如何让领导重用他。他只是踏踏实实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他在努力学习,从不放松自己。后来有个机会,他调到另外一个单位,在那里,他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业务上很快就初露头角,再过几年,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虽然他没有担任领导职务,但在业务上被单位公认为确实有着较强的能力。当然,他的聪明才干在那里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出的成绩虽然说不上有多了不起,但毕竟在单位里还是数得上号的。
确实有这样的人,除了自命不凡,也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自命不凡就不说了,所谓怀才不遇,这本身有着很大的主观成分。李白有才吧?可是李白就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其实李白的才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至于其他方面,真没有机会得到展示,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本事。过去《今古奇观》里有李白醉酒吓蛮书的段子,也不知道真假,但可能多少有点根据。郭沫若说,李白出生在中亚碎叶河畔的碎叶城,所以说李白懂一点外语也比较正常。所以,醉酒吓蛮书的段子可能也有一定的根据。但毕竟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事就不好说了。人们后来发现李白在政治上并不成熟,有好几次他都找错了靠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站错了队,因而受到朝廷的惩处。这就表明他并不是怀才不遇,而是他的政治能力和判断力多少有点问题。
有些特殊的时代,有些确实有能力的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因而没有机会充分展示与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样的情况肯定是有的。但这多少还是某些极端与个别的情况。即使在文革那种极“左”的年代,如果人们只要愿意做事,总能找到机会与条件来做那些有意义的事。我们学校胡继忠教授,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要被监督劳动改造。他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一直打算为农民做点事。在这个动力下,他研制了蜜蜂型号的轻型飞机。比较成熟的有蜜蜂三号。蜜蜂三号可以做很多事情,其中一个就是播洒化肥,还有就是洒农药以灭害虫等,这都是对农民和农业生产有益处的事。在研制蜜蜂型号的时候,他也得到周围人们的支持和帮助。那些人没有因为他戴着一顶反革命的帽子而歧视他、冷落他。因为真心做事的人,总会得到别人尊重的。胡继忠教授还研制出了蜜蜂六号飞艇,研制出了共轴式直升机。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的一生中,处在逆境的时候是比较多的,不顺利的时候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选择。被命运所击倒,从而一蹶不振,这也是一种选择,不畏命运的打击,奋而振作,不懈努力,这是另一种选择。那我们每个人到底要做怎样的选择呢?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2: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