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尖子学生扎堆管理专业

已有 1575 次阅读 2018-8-4 07:4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多年来,我国高考中成绩最优异者,如所谓状元之类,所选择的专业既不是数学、物理、也不是计算机、电子工程与自动化,而是与现代科学技术关系并不紧密的管理学专业。能考上清华、北大的成绩最优秀的学生,第一专业志愿都是两校的管理学院。这里总有一种让人隐隐的不安。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紧迫需要的当然是科学与技术领域里的尖端专业人才。然而,让人遗憾与不解的是,我们所认为的所谓尖端人才,或者有可能成为最尖端的人才,流向并不是科学与技术的尖端领域,而是让人有点莫名的管理学专业。

从某种角度上说,中国培养的最优秀的人才,没有进入国家最需要,而且也是世界科学技术领域最尖端的领域,而是进入了与之关系不算太密切的管理领域。这里的问题到底在什么地方?确实值得人们思考。

八十年代,中国最优秀的高考考生,多选择物理专业,次之则选择数学专业。这确实也是国家最需要人才的领域。虽然有不少尖子学生后来出国。但毕竟还是有留在国内的学生。然而自九十年代之后,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不再对数学、物理之类的领域产生兴趣,也不再对计算机、电子工程与自动化等技术领域的产生兴趣,而是对所谓管理学专业情有独钟。

我从内心里相信,这些进入所谓最尖端管理学院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未必知道管理学到底是干什么的。至少不会比他们对物理学与数学的了解会更多一些。然而,他们为什么都一古脑儿的,跟商量好了似的全都奔向管理学院?这其中的猫儿匿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或许,这与曾经存在过的MBA之热有一定的联系。MBA是工商管理硕士。而且毕业之后,据说都能进入最有前途的世界大企业。而且一旦进入这样的企业,工资薪金会比其他专业要高出一大块。如果可能的话,还可能获得股权期权,总之是收入奇高,可谓黄金万两。那么在进入MBA阶段学习之前的本科管理学专业,是不是就是进入MBA阶段的最好的阶梯?这样来考虑问题的,应该是有点自然而然。

读了MBA,还可以读EMBA,那就更是高商的阶段的。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如果进入所谓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估计更是前途无量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优秀的学子们都想一脑门扎进管理学专业的主要动力。

再一种可能就是,读了名校管理学院的学生,都会被各大金融机构已经牢牢盯住了。他们一俟毕业,就会被这些金融机构抢着聘用。而金融机构,在当今世界上,同样是一门极为体面且收入较高的领域。

所以,总的看来,我们国家最需要人才的领域,往往都会被这些成绩最为顶尖的考生也嫌弃,而他们所感兴趣的管理学专业,虽然其人才也是国家需要的,但毕竟不能与高端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需求相比。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所谓顶尖的学生,即有可能成为最优秀人才的那一批人,并不能参与到国家最需要的人才行列之中,而那些可能成为最优秀人才的人们,都进入了并非国家最紧迫需要的领域之中。

这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一只资本的黑手,把可能成为我们最优秀人才的那一群人,拉到远离国家最需要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而且使他们在大学毕业后,所服务的对象多为国外的大企业,或者国外的大型金融机构。这些可能的优秀人才中的大多数,都不能为国家的科学与工程技术的领域提供服务。虽然我们不能判断,这是国外资本的有意为之,但在实际上,资本确实在把我们可能的最优秀人才拉到离国家所需要服务的领域之外。

对此我们有什么对策吗?立刻见效的对策似乎还没有。但是至少在高中阶段,在招生阶段,我们对于所招专业,特别是类似数学、物理、电子、机械与自动化等国家最需要的专业,要为吸收最为优秀的考生下更大的力气,下更大的功夫。各个高校自身要做出合理的安排,把数学、物理等专业作为吸收最为优秀考生的首选专业进行宣传。各个高中也要在这个方面付出有效的努力,做出下力气的工作,鼓励本校考生报考这些真正代表科学技术前沿的专业。

现有的高校中的管理专业,也不要再继续误导考生了。实事求是地说,本科生学管理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事。这本来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至少应该是在研究生阶段才应该开设的专业,或者是有一段社会实践经验的本科毕业生才可能报考的研究生专业。现在让本科生就学所谓管理,无异于揠苗助长。而有过一段实践经济的本科毕业生,再读到管理专业的书籍,理解起来,要比刚入学的本科生要容易得多。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27476.html

上一篇:霸王别姬
下一篇:精英民主还是大众民主
收藏 IP: 123.116.173.*| 热度|

3 陈德旺 韩玉芬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