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广度性质、强度性质和高校的排名 精选

已有 10954 次阅读 2016-4-16 08:03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物理量, 校风, 大学综合实力, 社会量, 学校声望

广度性质、强度性质和高校的排名

我们在研究一个宏观体系的物理性质的时候,往往用一些物理量来描述。这些物理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表示体系的广度性质,或者说是容量性质;另一类表示体系的强度性质。

表示广度性质的量有质量(或者一般人所说的重量)、固体的体积、热容量、内能等等,这些量都是可相加的。例如两个固体放在一起,总的质量就是两个固体质量之和,如果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的体积也可以相加。

强度性质如温度、密度、固体的硬度、流体的粘度、气体的压力等等则只与体系本身的特性有关,与体系的量的多少无关。两个体系放在一起,其强度性质决不是两个单独体系的和。没有听说过把两瓶30摄氏度的水,放在一起就会变成60摄氏度的。

我们在考察社会问题时,也可以定义出若干社会量,(“社会量”这个词是我临时杜撰出来的,对应于“物理量”),这些量往往也有与研究简单的物理体系时相类似的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的问题。比如,考察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就需要很多指标,其中像总人口、面积、各种矿产资源、国内生产总值(GDP)、军队人数等等就是广度性质,而国民受教育程度、军队的现代化程度、环境质量等等则类似于强度性质。

当然,与物理学中一样,社会量的广度性质与强度性质之间也可以是有关系的。某学校发表某类论文的数量是广度性质,该校的教师人数也是广度性质,但是,二者之商即教师的人均该类论文数量就是一个强度性质了。

我们研究某个问题,特别是社会问题,总有一定的目的。例如,提出“国家综合实力”这个“社会量”,那是有意义的,因为国家之间在不断的竟争,弄得不好甚至有爆发战争的可能。这样,研究“国家综合实力”这个社会量就可以把各个国家进行比较,搞一个排行榜也有点用处。

现在还有“大学综合实力”的排行榜,做出所谓“大学综合实力”也需要很多指标,其中毫无疑问既包含了很多广度性质,也有强度性质。

但是,我们要问一下,提出“大学综合实力”这个“社会量”有什么用处呢?

中国的主要大学都是国家所有的,它们的规模大小、办学方向等等都是国家规定的。我们研究“大学综合实力”干什么呢?是各个学校之间也要竟争?毫无疑问,各个学校之间确实有竟争。但是,这种竟争与上面所说国家间的竟争有很大的差别,它们之间需要竟争谁能够给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优秀人才,需要竟争谁能够给社会创造更丰富、更先进的科学思想。而各类学校在质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有的是研究型大学,有的是实用型大学。而在这种比较或竟争中,用“大学综合实力”这个“社会量”做评价就不适合。

我不知道把北京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比较有什么意义?清华大学与中央音乐学院需要怎样的竟争?把主要是人文类学科的中国人民大学与主要是科技类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比较有什么用处?把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央戏曲学院这样的没有多少学生的学校与有学生近七万之众的吉林大学这样的超级大校比综合实力,就简直跟开玩笑一样。

上面已经说过,在“大学综合实力”这个社会量中,许多量是“广度性质”的,它与学校的体量也就是大小有关,即使是同类学校,例如同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只有两千来个教师的南开大学与六七千名教师的吉林大学,他们的规模大小,招生多少,不是它们自己所能够决定的,这是教育部定下来的。“大学综合实力”中很多涉及到学校体量的“广度性质”,把这些“广度性质”进行直接比较对这两所学校而言并没有意义的,并不能促进它们的工作。

总而言之,“大学综合实力”这个“社会量”用于大学之间的评比和竟争,特别是对国内公立大学而言,没有多少实用意义。

如果说,大学的排名是为了学生的报考,那么,对于排名的指标,应当尽可能去除“广度性质”的那些量,而且也只能是同类的学校进行比较。

学校的声望倒是一个类似于“强度性质”的量,可惜目前国内很多人对此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学校的声望实际上是对多年来该学校毕业学生质量和学校的研究工作对社会贡献的综合评价。

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很难判定的,所谓量化在这里几乎没有用处。一个学生在这个学校学习的好不好,学到了多少好东西,要到很多年以后才能够真正看出来。学校的声望实际上就是社会的大量毕业生表现的反映,这个指标非常模糊,但是,模糊也有模糊的好处,就是不出大错。当然,得到这种声望指数的来源很重要,这绝不是到大街上随便问问什么人所能够得到的,应当是各方面专家的印象。我认为,如果要搞学校教学质量的排名,学校的声望这个指标应当有相当的权重。

一个学校好不好,校风也很关键。校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它确实存在,而且会传下去,当然。传的时候就会有变化,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校风包括教师是否喜欢特立独行,做工作包括科学研究和教学是否努力,是否认真,是否愿意学术交流;学生是否刻苦好学,作业和考试是否老实,作弊的多不多;后勤工作人员是否积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学校领导架子大不大等等。如果要硬诌一些名词以提高“理论水平”,则可以定义所谓“好学度”、“真诚度”等等术语。这些都可以算“强度性质”。这些东西虽然对于评价一个学校很重要,但是却很难“量化”。

如果专家们真要想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类似的东西还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可惜现在都没有。当然,这种研究比较困难,但是正因为困难才需要去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70423.html

上一篇:一个重要的历史文件——读传达和贯彻“圣旨”的告示有感
下一篇:可怜的泉水
收藏 IP: 27.211.14.*| 热度|

21 尤明庆 黄荣彬 蔡小宁 张鹰 史晓雷 汤建民 武夷山 姚伯元 黄永义 牛凤岐 王毅翔 崔树勋 吴明火 刘光银 罗春元 王林平 qzw zjzhaokeqin xlianggg taoshl guhanx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