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与“开学”有关的
又是一个新学年开始了。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就是《开学了》。那时候用的是繁体字:開學了。小孩子要把这样的繁体字写到小小的方格里,一开始也还是很费劲的。
那时候老师怎么教这个開字的,现在一点儿也不记得了。记不得就随便想象一下吧:開,要先写一个門。这样,在学习開字之前,就要先顺便认识一个門字。開就是把門打开。那么,为什么門字要这样写?大概应当说,門是两扇。最多讲到这里了,就必须接着讲字的写法了。为什么不能再多讲?再讲得多,小孩子就要乱套了,小孩子这时候要紧的先学会写这个字。孔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在这里可以解释成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当下最要紧接受的东西。
当然,现在如果向一位年轻人讲这个字,就可以讲得多了。一个門字,实际上由两个户组成。
这两个字,楷化就写作門和户。最早的时候,单扇的称户,两扇的称門。開字就是在門中间写上一个开。門如今是被简化为门了,这是由草写的門简化而来的。我们在写门字时,总是先写一点,这一“点”实际上是門中起始第一笔的“横折”。但是,開却直接简化为开,并不需要再写这个门了。
由于門简化为门可以作为偏旁一起简化,而開简化为开则不可以作为偏旁简化,所以元素周期表上的锕系元素鐦的简化字是锎,而不能写为金字旁一个开。
现在有些反对简化字的人会讽刺道:开没有了門(与“爱没有了心”一类的)。其实,这是不讲道理,因为从历史上说,開字已经是“简化”的结果了。更早的时候,開字在門下的不是开,而是幵,即左右分开的两个干,在这里可以表示双手拉开门闩。后来。人们为了写得快,才把左右断开的幵连写在一起,成了开。
这样,按照上面反对简化字的那些极个别人的逻辑,人们照样可以讽刺開字:没有人去把门闩拉开,门怎么能够打得开?
幵,还表示两根同样的木杆或竹竿并排立着,上面是齐平的,所以幵的意思是平,现在的读音是jiān。汉字中不少字都有这个组分,但是现在都已经左右连起来写,写为开了。略举几例:
汧,这是陕西省一条河流的很古老名字,流入渭水。它边上有山名汧山,也写作岍山,有人认为其本字就是幵,因山顶平缓而得名(幵表示平)。《尚书·禹贡》有“导岍及岐”的记载。汧山的南面有汧阳县(山的南面称阳),由于汧这个字很多人不认识,在1964年改称千阳县(在宝鸡市北),同样,汧水也改成了千河。陕西省有好些很古老的地名,可是因为字比较生僻,结果用一个现在近音的常用字去替代,如邠县改成了彬县,鄜县改成了富县等,结果割断了悠久的历史。
研,这在现在是最常用的字了,特别在科学网。研是用石头磨,要磨得平整(幵表示平),称为研磨。像研磨那样细细地考究学问,就称研究。古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形容我们相互研究。古人写字没有墨汁,要先研墨,研墨的那块石头或砖头也成为“研”,不过,由于这个字用得太多,人们又专门另造了一个“砚”替代了“研”,音调取为去声,现在称为砚台。
妍,女字旁,那是漂亮、聪慧的意思。人们常常说百花争妍。不过如今的人们好像更喜欢用百花争艳,这就通“俗”多了。
并,在幵上面加了两点,过去是两撇,实际上更早是两个人,两个人平站在那里,所以称并。并立,并行,并肩、并联、并且,都是这个意思。合并,过去是写作合併的。并、併过去不是一个字,现在併简化为并了。
形,外形。彡是毛发装饰。
邢,古国名,右边的“耳朵”是邑(城邑)的隶书简化。现在邢只作姓氏用。
笄,音jī,古人头上的簪子。古代女孩子与男孩子一样,都是披着头发的,称垂髫,最多在两边扎起来,称总角,到了要出嫁时(比如15虚岁)或者到了20岁,就要把头发盘束起来,插上笄。所以女子到了要出嫁或成年的年龄称为“及笄之年”。我认为,从这个字的字形似乎可推测,最早笄这种簪子可能是两股的,跟后来的钗一样。
由上可见,“开”字的“亲戚”还是很多的,实际上,这些字都与幵有关。但是,把这些字中间的幵连起来写成开的时间却不尽相同,像開、形、邢等字合起来的时间较早,汉唐古人就合着写了,而研、妍等字合写的时间就比较晚,直到近现代才正式合起来,我小时候学字的时候还要求分着写呢。
我想,当初学习“學”字的时候肯定是不会有老师把这个字拆开来讲的,只是让我们一笔一画照着写就是了。让小孩子一笔一笔地去写这样复杂的字真的很难。如今的学是學字草书的楷化,學字上面那么复杂的部分就成了三点,确实是简化多了。
不过,过去我们的祖先造出字来的时候,我想也是要尽可能简单一点的,只是为了表现复杂的事物,不得不繁难。學字可以分下、中、上三个部分。最下面是一个“子”,这个好理解,是指學习的人。中间的秃宝盖,有人说表示房子,也有人说是要学习的那个“子”还不懂事,被蒙着呢。我看都说得通。上面的部分最复杂,又可以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什么意思呢?
中间那部分很清楚,是一个爻字。爻,古人用小草棍或小木棍做算筹,当然更可以做卜卦、算命用。左右两边的部分则表示两只手扶着。我们不要小看这些算筹,在上古那是巫师们的专利,代表着人与天(命运)的沟通。这样,上古时候能够去学的人,是很不简单的,并非随便什么人都能够去学的。那时候,都是官学,到了孔子那时候,才开始有私人办学。
据说,學字的古文写法为斆,多出来一个反文旁。反文旁实际上是攴,意思是手里(又)拿着棍子(卜)。由此也可见,古代的教育也需要强迫,學得不好就要挨打,文献上记载为“扑作教刑”。
再看这个斆字,如果去掉中间部分的秃宝盖即“蒙布”和上部左右的“两个手”,剩下的部分就是一个“教”(教的左边实际上并不是孝,而是爻和子,是效仿的意思,教就是拿着棍子强迫效仿)。实际上,在古代,學和教就是相通的。有时候,这个學字,既可以表示学习,又可以表示教。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这段话的意思,我想现在应当是人人皆知的了。这对于我们这些做教师的人,更是有深切体会的。某一章节的内容,某一个概念,看上去似乎很容易,早就知道了或者经常用到的,但是,真要讲起来,要想讲清楚、要让学生也明白,却发现自己可能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花很大的功夫,看一些书,动脑筋,整理思路,才能够弄明白。这也是教学相长。上面那段话中的“學學半”三个字,古人的解释,第一个學字就是教的意思,第二个學才是真的學,“學學半”就是说教人的一半也就是增加了自己学识(《礼记·学记·孔颖达疏》:“上‘学’为教,音教,下‘学’者,谓习也,谓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已学之半也。”)。
各个国家的教授都是要教书的,尤其强调要教过基础课,这对于教授自己也是再学习的过程。我们现在有很多教师,不怎么教学,甚至从来没有上课教书,这就很糟糕。有的人博士毕业以后就做研究,做了几篇看上去还有点“水平”的文章后就提了职称,甚至做了“杰青”,但是对本学科的很多基本概念也搞不清楚,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怎么教书。这也限制了他们进一步的上进,难以成为真正高水平的人才。所以,高水平大学里的教师,科学研究和教学一定要同时看重。认真的教学不但对学生有好处,对教师也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点,现在人们的文章中好像很少有人提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