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近水楼台先得月?期刊也中招 精选

已有 3502 次阅读 2016-11-1 18:3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移动端授权发布的微信号:LetPub、科学网,浙大学报英文版(微信号:zdxbywb),募格学术(微信号: mugexueshu), “派博学术”(pdoctor67), 山东大学学报,其他微信号,请询问博主。

     有博友和参加会议的同行伙伴曾经多次问过我,说是否挂了A期刊编委和期刊学术编辑的名字投递到A期刊是否不会被毙掉?是否会一直给修改机会直到录用?

      期刊编辑给自己效力的期刊投稿是个敏感话题,这个人家PLOS ONE相对做的好,作者投稿的时候就会询问通讯作者是否提前接触过期刊哪个编辑,作者中是否有该期刊的学术编辑,这样便于识别和进一步处理。

     每个期刊都有自己强大的学术编辑队伍,对于读者,作者,特别是审稿人来说,如果看到稿件里有编委的名字,心里那的确是“亚历山大”啊,如果稿件质量好还则罢了,如果稿件质量想新意很低,表达不好却被抓差来审稿估计非常纠结的。

    一般而言,能担任一些期刊的学术编辑和编委,在对应领域还是有一定积累的。

     但如果在自己效力的期刊频繁投稿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的,毕竟学术圈让人完全信任是难以做到的。

     艾斯维尔下曾经有几个期刊,学术编辑和主编频繁在自己效力和掌控的期刊发表论文,还有就是和一堆合作者频繁投稿发表,最后当然那几个期刊口碑极坏被同行抛弃了。

     也有一些同行发邮件表示和我合作,希望投递我所效力的期刊。我一概回复他们,他们的稿件我可以预先评估和给予修改建议,但如果投递我效力的期刊我绝对不署名不合作发表。但可以在有贡献的情况下合作投递其他期刊。

     我也曾给我们期刊的主编建议,限制期刊学术编辑的团队每年投稿的数量,比如不超过2篇。一方面是避嫌,另一方面也是节省版面给其他有贡献的作者。

    如果一个期刊上频繁出现该期刊学术编辑的论文,那么期刊就该整顿了。

     作为学术编辑,还是要控制自己团队到其效力期刊的投稿数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980-1012165.html

上一篇:公开审稿人姓名是好事吗
下一篇:导师必须为廉价的研究生劳动力支付补贴
收藏 IP: 60.13.10.*| 热度|

5 武夷山 王从彦 章雨旭 胡升华 王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