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静视频第二集,提出要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霾从哪里来?”和“我们怎么办?”。但是她第一个问题就答错了,可以想象后面的问题回答会是怎样。。。
这里解说她错在什么地方(非),同时解说她获得的PM2.5数据和分析说明了什么问题(是)。
非:
柴静说:
“雾霾是什么呢? 我有时候会把灯关掉,我想看一看我知道PM2.5就存在这当中,它们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所以它们才能折射大量的可见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时间,但是我看不见它,因为肉眼能看到的颗粒物,最小的也是它的20倍,换句话说,这是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只有一个办法,我能把它拽在眼前,就是这个,这是一个PM2.5的采样仪,我可以把一个非常干净的采样膜放在里面,然后我就背着这个仪器24小时。”
这里柴静错了:说到“灯关掉”,“PM2.5就存在这当中”,她已经把问题转向了PM2.5。虽然“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是PM2.5的定义是对的,雾霾也确实因为(某些)PM2.5引发。但她忘了“雾霾”首先是室外的能见度问题。能见度和“看不见”不是一回事。雾霾呈现的是一片灰暗,是因为光的散射和吸收,并不是细颗粒被看见了;已经有多个重要研究成果表明其主要成分是二次细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和可溶性有机碳。
所示Buck Libra设备是美国公司出产的便携式颗粒物采样仪,型号Libra-4(新型号是Libra-7)。可以做PM2.5采样,但背着它24小时,可以想象,柴静采的是室内、楼内、路边的细颗粒物为主,空旷地方情况在次,而且很可能不是雾霾严重的日期。
因此,她的采样结果,不能说明雾霾就是她采下来的PM2.5;她请北大老师称重和分析的结果,只是她背仪器一天经过的时间地点(大部分还是室内)的PM2.5污染情况,不是雾霾污染的情况。
她的这个基本概念错了,后面回答问题显然也会错误百出!
是:
柴静又说:
“这是那个采样膜最初的样子,对吗? 24小时之后,它是这样的,如果我不对自己跟孩子加以保护的话,所有的东西都会呼吸进去,它有多少呢? 305.91微克每立方米,谁也听不懂这个数字对吗? 我们只能比较它,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这个是美国的,这个是欧洲,这个是中国,那么我们在当天呼吸进去的是多少呢?几乎是中国标准值的五倍,但这只是一个听上去有一点耸动的数字而已,我很想知道那个采样膜的里面,到底是什么物质?
我就请北大邱兴华博士给我做了一个测试,他分析出来的结果是这样,当中有15种致癌物,其中世界上最强的致癌物(之一)苯并A芘,它是国家标准值的多少倍呢? 14倍。。。。”
纠正一个小错:“有多少呢”不能用“微克每立方米”为单位,因为“有多少呢”意思是总量,单位应当是微克、克或千克。“微克每立方米”是浓度单位。。。。。。有点“吹毛求疵”。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数字和分析是客观事实,我们应当重视,恰是柴静这一段讲话的“是”的方面。
这些数字说明,北京市民通常一天会吸入的PM2.5浓度其实相当高(未必一定要有雾霾),室内、道路、甚至公众场所。又说明,这些PM2.5的组分很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严重危害。
因此说明,“雾霾”污染涉及PM2.5,有健康危害,但其严重程度还需要研究。但我们身边时时存在的PM2.5的危害性更加明显:请戒烟、少油炸、远离汽车!
补充:
柴静并没有注意到她实验的一个重要遗漏:为什么不同时背一个有害气体采样仪,有把握身边的PM2.5污染危害比较气态污染物更严重?
这里我是故意调侃或“求疵”,因为气体采样更麻烦(名堂多啊)。但请想想:多环芳烃哪里多,毒不毒?添加剂是什么,在哪里?
我上篇博文讲应当看看原版书。除了准确了解历史性空气污染事件外,也应当了解人类对空气污染物人体影响的研究过程和成果。例如,我们出版的空气污染书籍,有下面两张有关SO2人体危害的图吗?举例是二氧化硫,但是别的有害气体的呢?
引自John H. Seinfeld 1986:Atmospheric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Air Pollution,John Wiley & Sons
引自J. Glynn Henry and Gary W. Heinke 1989,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entice-Hal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