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读到广州市10月以来,多日发生PM2.5严重污染,同时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报道,于是上网收集了一些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发现一些问题如下:
1、 附图表明,自10月1日到16日,10个监测站的PM10、NO2和SO2的AQI数据日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PM2.5是试验性监测,网上没有过往数据,所以不能作类似曲线图):
- 10个站PM10~AQI日变化相关性很好,从10月1日开始上升,污染程度几乎单边上升到14日,然后开始下降;期间10月4日、10月9日和10月13~14日有三个较小的峰值
- NO2~AQI日变化也有一些相关性,10月4日和10月12~13日两次峰值相当高;
- 但SO2-AQI日变化相关性较差。
2、 根据今天(10月16日)PM2.5和PM10各监测站的逐时记录,各站测得PM2.5浓度和PM10浓度变化之间相关性很好,PM2.5浓度和PM10浓度之比平均为90%,很高。(上海各站测得PM2.5和PM10浓度之比平均约75%)。有些站点有记录PM2.5浓度大于PM10浓度的情况,不应当发生,可以认为PM2.5的监测技术尚在成熟过程中。
本文企图进一步说明,既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PM2.5监测(广州准备扩展到28个站?)(PM10、SO2和NO2监测也是),应加强数据分析技术和方法,发掘其中的信息。例如,怎样解释各监测站之间PM10监测结果的高度相关性(其中广州数据接近90%为PM2.5)?如果获得O3数据,是否可以分析和NO2相关,以及和PM2.5相关的情况?各站SO2浓度之间的相关性为什么较差?如果还有较详细的气象数据呢?加上这些监测站位的地理分布,怎样分析?
让数据说话,充分利用可以获得的资源!
数据来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