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中国古代的历史周期律

已有 3541 次阅读 2016-6-10 19:18 |个人分类:读史方舆|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中国, 人口, 古代, 灾荒, 土地兼并

赵建民  2016-6-9 21:09 

 

中国古代的农学和医学是中华民族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的保证。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74321.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赵建民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编年史,所以有记载的中国人的杀戮也是最多的。但是一个事实是自古以来中国的人口都世界上最多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农业和医学成就,也在于儒家“仁政”的政治主张

孔子反对人牲、人殉,提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的时代,古罗马的奴隶制还在发展,孔子死后几百年,罗马贵族还在欣赏大斗兽场中欣赏奴隶之间的角斗或者与野兽搏斗。直到100多年前,欧美还没有完全废除奴隶制,地理大发现以后的奴隶贸易至少使非洲丧失了一亿人口。

您可以认为中国(东亚)的历史是一部杀戮的历史,但是一个事实是从罗马帝国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的人均寿命和人口增长速度,都高于西方国家。秦汉以降中国的人口承载力已经达到5000万人的台阶,唐宋接近一亿人,明中期以后则在1.5亿人以上。

关于此,大概二十年前葛剑雄老师主编了六卷本的《中国人口史》。博主阅读的史料即使多,但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史一直缺乏足够的文献资料,而且罗马帝国以后,欧洲小国、封侯林立,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规模都比较小,一次战争死的人也相对较少。但这不能代表欧洲的古代骑士更有人道主义。

战斗的斯巴达克斯到十字军东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裁判所,欧洲的贵族和基督教僧侣是很难占到道德的制高点的。

根据六卷本的《中国人口史》,每隔几百年在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的压力下,由于土地兼并(农民起义)和北方游牧民族南侵,总会有一次大的人口波动。在中国历史前期,人口降幅可以达到1/2到2/3,后期在1/3左右,但直接死于战争的并不是太多,更多的是因为饥荒和瘟疫。
但是,即使经历过十数次大的人口损失,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潮时期,中国人口仍然占世界的40%(当时的欧洲还笼罩在肺结核、霍乱、鼠疫)制造的恐慌中。从十七到十九世纪中国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升平年代,而这个时期欧洲却战乱不断。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说明那个时代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园技术远远超出当时的欧洲。但与中国明清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相对14到19世界的欧洲战争却是科技与工业革命的助产士。
直到巴斯德微生物学和青霉素出现的一个世纪以后,中国的人口仍然几乎相当于欧洲和新大陆,超过6000万平方公里上的人口总和。虽然中国的有效国土面积大概只有四五百万平方千米。

博主回复(2016-6-9 22:46)人口多,跟战乱多,屠杀人数多,是两个问题。如果你要证明中国人特别仁慈,那你需要给出更多的证据。单纯的善于生育,繁衍,增加人口,跟文章讨论的主题没有直接关系。学过逻辑吧?自己去好好理解一下,战乱导致人口只剩1/5是什么状态。

 

赵建民  2016-6-10 17:27 

关于中国历史人口动态,在葛剑雄先生主编的《中国人口史》中有详细的论述,战乱、饥荒、瘟疫造成的人口动荡,最大振幅大概在1/2~2/3,但是,大量的人口死亡并不是战争直接造成的,历史上的战乱与屠杀并不能说明人性本身凶残,而是升平日久,人口接近一定历史时期的自然承载力,一旦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由于土地兼并或者游牧民族南下,天下就会由大治到大乱,这就是中国的历史周期论
您认为中国战乱多,可能是中国留下了二十史这样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历史档案,而欧洲的古代史却残破不全。但是16世纪以来,欧洲处于战争状态的时间远长于东方。
从古罗马的角斗场到十字军东征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裁判所,我们都无法认为欧洲的贵族和基督教教士能比其他地方的人更仁慈。美利坚的开国先贤大多数人都是大奴隶主,持续近5个世纪的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1-2亿青壮年劳力。宗教审批和欧洲的自由资本主义每个毛孔里都留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并不是言语所能抹去的。
如果中国文化格外的野蛮,确实无法解释为什么从古罗马的时代以来,中国的人口都多于西方,即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中国人口也能占世界的40%。
实际上愤世嫉俗和历史虚无主义,对我们个人不可能有任何积极作用。

赵建民  2016-6-10 17:32 

在欧洲历史上有名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曾给欧洲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欧美历史学者曾这样描述: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在二十世纪之前,最具破坏性的战争。除去毫无纪律约束的军队杀人如麻,大肆破坏外,战争同时摧毁了欧洲的经济和社会,导致德国地区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 [U.S.] Jerry Bentley, Herbert Ziegler, Heather Streets:Traditions and Encounters: A Brief Global Histor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8, page 381. “Thirty Years' War (1618-1648) itself was the most destructive European conflict before the twentieth century. Quite apart from violence and brutalities committed by undisciplined soldiers, the war damaged economies and societies throughout Europe and led to the deaths of about one-third of the German population.”]
当然三十年战争不是欧洲第一场也不是欧洲最后一场战争

1096年-1291:十字军东征(八次)

1337年 - 1453:(英法)百年战争,法兰西和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形成

1419-1434:胡斯战争(捷克农民战争) 

1455─1485:(红白)玫瑰战争,英王爱德华三世1327-1377年在位)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断续发生英格兰内战,战争的结果是结束了来自欧洲大陆安茹王朝(金雀花王朝)的统治,英国历史进入了都铎王朝的时代

1494-1559意大利战争(哈布斯堡-瓦卢瓦战争

1524-1526:德意志农民起义(新教路德宗)

1562—1598法国宗教战争(胡格诺战争,加尔文教)

1568-1648:八十年战争(荷兰独立战争)

1604-1618:波俄十四年战争(俄罗斯第一次卫国战争,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始)

1618-1648三十年战争(德意志内战) 

1642-1651:英国内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52-1654第一次英荷战争 
1654-1659英国-西班牙战争 (西班牙海外霸权的终结)
1657-1660瑞典-丹麦战争 
1665-1667第二次英荷战争 
1668-1669遗产继承战争 (法国与西班牙争夺尼德兰)
1672-1678荷兰战争 (包括法荷战争和第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海上霸权的终结)
1675-1679斯堪尼亚战争
1684-1698奥土战争 

1688-1697:九年战争(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巴拉丁继承战争洛林战争)法国(路易十四)与哈布斯堡王朝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1700-1721北方战争(俄罗斯VS瑞典) 
1701-1713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40-1748奥地利帝位继承战争 
1756-1763七年战争(英国世界霸权的建立) 
1768-1774俄土战争 

1772-1795:(俄奥普)三次瓜分波兰
1775-1783美国独立战争西荷等国参战奥等国武装中立,美国独立战争实际上是一场反对英国霸权的国际战争)
1786-1787巴伐利亚继承战争(土豆战争)普鲁士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因巴伐利亚王位继承问题而爆发的战争
1787-1791俄土及俄瑞战争

1792-1815:法兰西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1821-1820:希腊独立战争

18481848年革命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第九次俄土战争)

1859-1860法奥战争索尔费里诺战役或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1864:普丹战争(第一次德意志王朝战争)

1866:普奥战争(第二次德意志王朝战争)

1870-1871:普法战争(第三次德意志王朝战争)

1912-1913:第一次、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1922:十月革命和苏俄内战

1918-1919:德国11月革命(内战)

1919:匈牙利革命(内战)

19351939:意大利入侵阿比尼西亚、阿尔巴尼亚

1936-1939:西班牙内战

1938-1939:德国入侵捷克

1939-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4-1949:希腊内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83726.html

上一篇:又到一年毕业季
下一篇:一旦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世界经济恐崩溃
收藏 IP: 171.34.196.*| 热度|

2 田云川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