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左青龙,右白虎,五色土,.....

已有 7272 次阅读 2015-11-15 20:26 |个人分类:读史方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青龙, 白虎, 图腾崇拜, 五色土, 原始宗教

左青龙,右白虎,五色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社稷祭祀一直是中国传统信仰中主要的组成部分。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社稷合在一起即为立国之本,社稷又代表国家。社稷坛由五色土铺就,五色土分别为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以及中央黄土,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又暗指普天之下、四海之内皆王土。

东方青色土是江河下游地区的沼泽土,因其厌氧环境有机质含量较高,铁离子被还原成2价亚铁离子,因此,成青黑色。西方白色土是盐碱地的颜色,南方红土是在强氧化和淋溶条件下的土壤,铁和铝离子含量丰富,红色是三氧化铁的颜色。北方黑色土,主要位于北纬40°以北地区,有机质分解缓慢,因有机质含量高呈黑色。中央黄色土,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和山前大冲击扇,是一种风成土壤,钙离子含量丰富,呈浅黄色。五色土概念形成很早,反映了人们对土壤分布直观和朴素认识。同时,青、白、红、黑则分别是代表东西南北四方的颜色。

与五色土对应的是古天文学二十八宿中四象的概念——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种神兽。左(东)右(西)南(下)北(上)代表方位,古代帝王一般座北面南,因此左侧是东方,右侧为西方。青、白、红、黑则分别是代表东西南北四方的颜色。青龙大概是以江河下游湿地分布的鳄鱼(扬子鳄)为原型;白虎应该属于新疆虎(里海虎、高加索虎)一种生活在荒漠河谷灌丛中的老虎,而不是东北虎或者华南虎;朱雀大概是南方森林中的鸟类;玄武是北方水中一种介于龟蛇之间的神兽,但是北方寒冷,水生爬行动物并不多,所以玄武一直具有神秘色彩。

“四象”的概念大概上古五帝中的“颛顼”时代已经出现。河南濮阳发掘的一座仰韶文化晚期的墓葬中,墓主人两侧分别有用蚌壳摆成的龙形与虎形图案。这是一座部族首领的大墓,甚至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颛顼陵。

颛顼是上古英雄传说时代的“五帝”之一,介于炎黄与尧舜禹之间。颛顼时代是华夏古国形成的重要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颛顼时代是“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砺。幽陵大概是今天东北地区的黑土或黑钙土丘陵。在司马迁时代,交趾指今天的越南北部。流沙大概是从黄河以西到新疆东部的沙漠地带。蟠木是什么东东?据说是东海之中的一棵大桃树,可能是今天日本本州岛的富士山吧(何新《诸神的起源》)。

由此可见,颛顼大联盟的范围很广,完全有可能认识到不同地方土壤颜色不一样。用土地的颜色暗喻不同的地方,并与四方各族崇拜的图腾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在江淮河济下游地区的东夷各族的图腾,除了鸟类之外,就是蛇、鳄等湿生爬行动物。东夷与炎黄部落融合后,黄帝轩辕氏(有熊氏)部族逐渐放弃了其本来的图腾——熊,转而接受原型为江河下游湿地爬行动物的龙图腾,中华民族、华夏儿女因此也成为龙的传人。上古时代以鸟类为图腾的氏族主要集中在东夷、九黎和三苗集团,也就是中原的东南和正南方向。在鸟图腾的基础上,诞生了浴火重生的不死鸟——凤凰崇拜,这一文化要素。虎则是汉水流域的巴人及其近枝集团的图腾,商周之际在汉水流域有虎方国,当然大巴山距离西北流沙距离还是很远,但是巴人与炎帝部族关系比较密切,炎帝的后裔羌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最后,玄武是怎么回事?

“颛顼”时代是由部落联盟向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颛顼最重要的事迹一是“绝地天通”,改变长期以来人神杂糅,各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信仰、祖先、图腾崇拜的局面,产生专职的神职人员、原始宗教和对祭祀的垄断,这种思想上、精神上、信仰上的集权,为原始国家的出现做出了意识形态上的动员和准备。第二完善了原始国家的政权和法制框架,特别是强化了婚姻制度,加强了父权制和夫权制,通过“绝地天通”在巫神祭祀方面进一步打压母系氏族残余对父权制的反抗。从而,最终确立了父权制和夫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从而将女性(母亲)由母系氏族时代歌颂和崇拜的对象打压为男性的附属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35505.html

上一篇:美国不是不想打仗
下一篇:深圳的城市水土保持——南粤行纪(之一)
收藏 IP: 171.34.196.*| 热度|

5 王小平 李颖业 刘光银 姬扬 李兆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5: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