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wchen

博文

诺贝尔科学奖恐已被美欧日科学精英集团无意识垄断

已有 4378 次阅读 2018-10-4 19:06 |个人分类:诺贝尔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每年的国庆节都有三堵上演:高速公路交通堵,著名景区人群堵,诺奖颁奖心里堵。这里,我们不讨论备受争议的和平奖和文学奖,只讨论相对比较客观的诺贝尔科学奖:生理医学奖、物理奖和化学奖。除了2015年屠呦呦先生的一鸣惊人,我国每年几乎都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GDP、科研经费、科研人数、科研论文等指标极其不一致。抱怨没用,哀叹没用,生气也没用。

诺贝尔科学奖的颁发看似没有规律,随机性很大。仔细分析,其实还是有一定规律的。我发现最近这些年的诺贝尔科学奖,不管具体获奖者是谁,普遍规律都是:美国科学家为首,欧洲科学家其次,日本科学家第三,其他国家检漏。有人说我这是阴谋论,有人会说这是酸葡萄心理。但是不管这么样,事实就是如此。当然,我不相信这是人为组织的,而是无意识形成的。也就是,诺贝尔科学奖恐已被美欧日科学精英集团无意识垄断。

日本虽是亚洲国家,但是他们在心理上文化上制度上都是认为自己是美欧人,也得到美欧的认可。加拿大也可以算在美国阵营,英国和澳大利亚可以认为属于欧洲阵营。总的看来,诺贝尔科学奖也有个圈子文化,基本都是在发达国家杰出科学家的圈子里面转圈。即使是美籍,华裔科学家陈列平也做出了突出的科学贡献,但还是被认为是中国人,没有完全进入这个圈子。

当然,这种垄断不是来源于人为的组织安排,而是来源于累积优势、马太效应和心理优势。美欧日长期以来一直主导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有一大批诺贝尔奖获得者,据统计,健在的就有300人左右,年富力强活跃在科研一线的约200人。而我国目前健在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就只有2人:杨振宁和屠呦呦,而且都是耄耋老者,难以再组织领导科研创新了。

除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欧日还有大量的诺贝尔奖候选人、诺贝尔级的科研成果、诺贝尔奖的提名者和评选者。这些人,估计约90%都在美欧日科学家这个阵营里面。每年有资格竞争诺贝尔科学奖的科学家和科研成果至少有上百项,我相信我国每年也有一些成果能达到这个水平。

但是,通过提名关、评选关等层层筛选,这些成果都会被美欧日科学精英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中淘汰。虽说西方没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但是类似的意思也有:The mind from different races will differ. 在看似公平的诺贝尔科学奖的评选中,我国科学家屡屡拿不到诺贝尔科学奖,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1138865.html

上一篇:中国科研亟需画龙点睛
下一篇:设立长期资助的诺奖基金已经刻不容缓
收藏 IP: 110.84.144.*| 热度|

6 栗茂腾 文克玲 杨正瓴 李剑超 王毅翔 puh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