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总的感觉很不好。这个感觉不是自己的感性认识或者说感受,而是真真切切具体的事情。首先是投稿,今年总的感觉退稿的几率在增加,特别是责任编辑在初审的时候退稿的几率很大,不像以前那样多多少少会将稿件送外审。我的感觉下半年,特别是总环和Chemosphere两本期刊被on hold,甚至被除名之后,各个期刊显然提高了初审的强度和标准,因此初审和外审拒稿的比例在显著增加。今年,我创纪录的将一篇稿件先后投到了10余本期刊杂志上,但大部分甚至都没有过初审。学生投的几篇稿件也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大部分都送外审了,但是结果不是太好。反倒是我这个老师经常倒在了第一步,真是让我汗颜。当然,期刊提高稿件审理的标准是件值得肯定的事情,我也是希望自己的目标期刊水平有显著的提升。
其次,审稿量激增。我没有统计今年邮箱里收到的审稿邀请函,肯定不下100封。但是由于精力有限和专业限制,我大概接受了里面的60-70篇的稿件进行评审,这里面包括英文和中文两部分。总的来看,重复低效的论文居多,有新见解,新方法和新发现的论文较少。同时,博导教授们的论文较少,大部分是徒子徒孙们的毕业小作文。另外,中英文稿件论文之间的质量差距依然很明显。中文我多数是在帮作者检查格式问题,因为论文的创新性确实不高(可能也和我没有机会审理顶尖的中文期刊稿件有关)。而英文论文拒稿大部分是由于创新性不够直接拒稿。当然,英文论文里看见好的论文我一般会选择给很高的打分。我看现在学校在导向性期刊里也有选择性的放进一些质量比较高的中文期刊,不知道这能否起到提升中文论文水平的作用。今年巨大的审稿量让我身心俱疲,现在看到有审稿邀请的邮件就会犯怵,相比于审稿带来的相互学习,今年我感觉更多的是累。
再次,项目执行不是太顺利。今年我没有作为主持人参加的项目,有两个项目都是作为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参与到项目的推进当中。总体的感觉是项目甲方的要求在提高,特别是涉及到政府财政的经费使用比以前要严格的多。同时,对于成果的契合度、时效性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两个项目在执行的过程中都涉及到项目核心技术和总体思路的更正和完善问题。基于此,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探索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成熟的科研领域,时间紧,任务重,还需要加倍努力。明年初还要准备新的国家基金申请书,如何确定科研思路、切入点怎么做?这也需要在假期仔细斟酌。
再次,试验田数据使用率不高。从2021年开始到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连续四年的盐渍土改良试验工作,获得了大量的土壤、植被、气体甚至光谱数据。这样的数据在我看来是非常好的科研材料和基础。但是,课题组今年总体的科研产量不能说好,甚至可以说差。学生们对于已有的数据表现出不感兴趣、无从下手,甚至毫无办法的状态。这让我非常苦恼,要知道这些数据(连续四年的观测数据)如果要是放在我读博读研的时候,那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都能开心的笑出来。但是现在的学生让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去理解,可能就是对科研不感兴趣吧。
最后说说今年的规定动作。今年我带了四门课,分别是《计量地理学》(本科生)、《人文地理学》(本科生)、《R语言制图与数据分析》(本科生)和《地理计算》(研究生)。入职到现在这四门课都讲了有5年以上,因此课程的压力不大。今年有3位研究生加入课题组,三维都是女同志。科研上,今年只有3篇论文,少得可怜,希望明年能有好的收获。
一直在说要出一本教材,今年终于将这一句快要成臭氧层的空话变成了现实。在跟出版社编辑反复频次的沟通后,基本确认将在年底将样书制作出来,预计明年3月份大家就可以在网上看到我们历时两年,耗费无数日夜编写而成的《R语言与地理数据分析》一书,这本书主要是服务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数据分析和科研的工具书,涉及到R语言的编程基础、数理统计方法、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生态数据分析、栅格数据分析和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包括基本理论和模型方法实现,书中附带案例数据、实现具体模型的R语言代码,甚至包括教学所用的PPT课件,我们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这本书问题勘误和完善工作,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