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琅琊山是大别山向东延伸的一支余脉,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本指山东琅邪邑(今临沂),写作“琅邪”,琊是邪的俗字。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听从琅琊王氏代表人物的王导的建议,远离北方政治漩涡中心南渡,曾在滁州琅琊山中驻兵和练兵,以积蓄实力,随后移镇建邺(今南京)。司马睿在西晋灭亡后,于晋太兴元年(318年)即帝位,史称东晋元帝。《太平寰宇记》载,“琅琊山在县西南十二里,其山始因东晋元帝为琅琊山避居此山,因名之。”所以,琅琊山的山名因东晋元帝的王号而得名,琅琊二字也取自山东“琅琊”邑名。
滁州琅琊山景区包括多个小景区,其中名气最大当数醉翁亭。因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闻天下。几十年来,《醉翁亭记》似乎至今仍是我国中小学语文的必背课文之一。其中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妇孺皆知。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受牵连,贬知滁州。欧公居滁,是政治上的挫折,但他能坦然面对,怡然乐观,为政之余,陶醉于“环滁皆山”的景色,常偕僚属留连于琅琊山中,与州民同乐而成为历史佳话。山僧智仙敬重仰慕欧公的学术文章和道德人品(如积极提携后生,唐宋八大家中其子弟就有五位,堪称史上最牛导师或之一),特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在山麓建亭为他的游山助兴。欧公以“醉翁”作为亭名,并由此创作出了《醉翁亭记》。《醉翁亭记》载,“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
醉翁亭一带的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颇具江南园林之典雅古朴造园艺术特色。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醉翁亭整个布局严谨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诗情画意。
注:本文文字介绍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或)出版商,仅用于学术传播等非商业行为。特在此致谢!
图By王从彦@安徽省滁州市
l 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欧公祠、同乐园、琅琊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78552.html
l 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景区碑刻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7186.html
l 滁州琅琊山让泉和醉翁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290.html
l 滁州琅琊山深秀湖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5725.html
l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7632.html
l 滁州琅琊山琅琊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157.html
l 滁州琅琊山琅琊墨苑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905.html
l 滁州琅琊山闻闻戒师塔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776.html
l 安徽博物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5302.html
l 安徽博物馆书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7382.html
l 安徽地质博物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5765.html
l 安徽地质博物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6332.html
l 安徽地质博物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9939.html
l 安徽地质博物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0104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