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开后百花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exue623

博文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已有 1091 次阅读 2024-6-11 06:35 |个人分类:六月雪风景|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进入琅琊山风景区后,第一个小景区就是野芳园,与琅琊墨苑合二为一,往里再走数百米远,就是第二个小景区醉翁亭。

野芳园的名称似乎源自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图By王从彦@滁州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1).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2).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3).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4).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5).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6).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7).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8).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9).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10).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11).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15).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16).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18).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19).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23).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21).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22).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24).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25).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26).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27).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28).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34).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35).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36).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37).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38).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39).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40).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41).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44).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43).jpg

滁州琅琊山野芳园 (42).jpg

l  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欧公祠、同乐园、琅琊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78552.html

l  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景区碑刻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7186.html

l  滁州琅琊山让泉和醉翁潭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290.html

l  滁州琅琊山深秀湖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5725.html

l  滁州琅琊山琅琊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157.html

l  滁州琅琊山琅琊墨苑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905.html

l  滁州琅琊山闻闻戒师塔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776.html

l  安徽博物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5302.html

l  安徽博物馆书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7382.html

l  安徽地质博物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5765.html

l  安徽地质博物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6332.html

l  安徽地质博物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9939.html

l  安徽地质博物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0104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7632.html

上一篇:一片丹心向阳开 绰约芬芳蝶自来——外来植物向日葵
下一篇:论定何须千载后 当时赤胆与忠肝——南京紫金山灵谷邓演达墓和流觞亭
收藏 IP: 223.68.77.*| 热度|

13 许培扬 宁利中 杨卫东 刘进平 高宏 孙颉 杨正瓴 郭战胜 钟炳 郑永军 崔锦华 李学宽 孙南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