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火:今天打开电脑,惊喜地看到刘艳红老师写的书评,情真意切,让人感动,呵呵,特录于此,与大家分享!)
——读三火老师的《食饮有节身体好——〈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
科学网上已有三篇相关的书评了,武夷山老师的、王号老师的、以及陈安博士的。一般来说事不过三,可我还是得写。这里用了“得”这个字,有不想写,但应该写之意。原因很简单,我的笔力不够,不敢写。尤其以上三位老师出手之后,更不是随便可以写的。但我仍要写。主要是想通过写此文,来表达到三火老师的感激之情。
写此书评,自然离不开谈中医。以上三位老师都是这样。陈安博士更是只谈了对中医的看法,我都怀疑他是否读了此书。我就不另辟蹊径了,也先谈谈我的中医观。陈安博士认为,“就像我国其他学科没有进化到近代科学一样(包括数学这类完全自然科学的东西,我们都没有形成理论研究的风潮),中医也作为一种经验医学流传了下来,但是没有打通我所说的“从原则性机理到原理性机理”这一关键步骤,对于疾病的内在规律认知还不够深刻,这样,尽管它在操作性上有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却没有形成一套现代化的治疗流程。”对此不能认同。科学到底是什么?人类在机械的科学道路上还要走多远,有多少人假科学之名行欺名盗世之实,又有多少人为了这个莫名的科学而耗尽一生。科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宗教。中医的精道之处正在于辨证施治。随着病情的发展,加一味减一味,加一点量少一点量,找不到这味药可以用另一味药来代替,其中的精妙不可言述。医者在这里起的作用更是不可机械地定量。如果中医抛开医者的“察言观色——望闻问切”,还会是中医吗?
只要是中国人,骨子里就应该浸润了中医的药味。当年姚明在美国NBA受伤,小些的伤不自觉就会去贴跌打损伤的膏药,而美国人对此大惊小怪,就差把这个看成巫术了。在中国人眼里,多自然的一件事啊。去乡下的婆婆家,瓶瓶罐罐里不知都泡些什么东西,反正都有说法,都不贵,一点小毛病自己就调理了,哪里用什么大夫。朋友的一个妹妹,天生的白血球少,多年来一直吃乡下的一个老中医给开的中药维持正常的生活,结婚生女,什么都没耽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自己身上就有许多,不细说了。说一个偏方吧。偏方是中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个部分。我这儿有许多小方子。这里写一个最不可思议的。这个小方子是母亲告诉我的,自己试过,非常灵。但说出来要被人笑话的。我就大着胆子写出来。一定会有人笑,有人质疑,也希望有人会拿来试。这个小方子是治疗疖子的。身上如果长了疖子,用肥肉抹上白糖,覆在疖子上,看情况酌情换新的,会把疖子中的毒气或脓液拔出来,然后收口最后愈合。整个过程不会有什么痛苦,西医处理的方法就是开刀,放出脓液,最后清理疮面,抹消炎药。整个过程非常疼。
关于中医不多说了。说说为什么要感激三火老师。从2010年开始,三火老师多次为我问诊,开药。我是个能喊能叫的人,有一点不舒服从家里到单位,没人不知道,直到最后喊得科学网上的朋友也晓得到。三火老师会帮我分析,告诉我什么药对症。就是在前些天,我还找三火老师问诊了呢。但我至今没见过三火老师,感激之情一直无从表达。三火老师的医术仁心让我对三火老师的书有信心,一次订了几本,当成礼物送给朋友们。现在中医多受诟病,原因不是中医本身,而在于医术仁心打了折扣。看过中医大夫,开药前先问我做什么工作,然后一周开的药得三百多元。还得他们给熬出来。我问有没有可以代替的中成药,回答我说没有。怎么可能没有!所以轻易不敢看中医。
这个开场白未免长了些,该写书评了。《食饮有节身体好——<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是三火老师的医术仁心凝结而成。将普通再普通不过的吃,写出历史,写出文化,还写出道理与健康,没有点功力很容易就成地摊上的降价书。而三火老师的书可以摆在书架上,向朋友推介。一个小小的蒜臼,三火老师就用不长的篇幅,写出了其中蕴含的智慧、文化及其意义,读来不免想,原来是这样。
三火老师的书更多地在传递一种理念——节制。吃除了本身具有的简单的生理意义外,现在被国人赋予了更多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东西。吃自己没吃过的,吃别人没吃过的;别人那样吃,我这样吃;别人吃地上的,我吃天上的;别人吃死的,我吃活的;别人吃养殖的,我吃野生的;别人吃肉,我就吃那么一点点翅,从这些不一般的吃中,得到某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如此一来,由吃而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三火老师的书从始至终告诉大家的一件事就是吃要节制。在些基础上再来谈养生的问题。
书中将五脏六腑的运化、酸甜苦辣咸的入与用、春夏秋冬的寒热温凉,加上小故事,一一讲来。关于各种食材的性状可以拿来当参考书用。
我想给三火老师补充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地取材是根本。随节气的轮转,吃些应季的食物也是需要记住的。去年六月,我上了一次火,胸闷气短,想当然的以为萝卜可以清肺,就买来当水果,大量地吃,结果三火老师告诉我那是秋天吃的,我六月份吃只能越吃越坏。有些食材,早晚吃效果还有不同呢。我们冬天受寒了,经常在晚上回到家里后冲碗姜汤喝。婆婆知道后,告诉我们姜早吃人参晚吃砒霜。当时我没听进去,后来在别处看到有人也这样说,才重视起来,当然其中的道理我还不太明白。不过老人的话先听着吧。
中医食疗养生的话题不是一本书可以穷尽的。但三火老师的书是重要的,是值得推荐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