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关于记载“青蒿一握……”的古代医书

已有 14658 次阅读 2012-4-25 15:26 |个人分类:中医研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青蒿, 肘后备急方

    近日,看见博友在他的博文中说:“俺最近想批中医,可挺中医人士要俺学上10年中医才可以来批,俺现在就开始自学中医,先恭请网上中医高手解释一下这个中药是如何君臣佐使出来的,让俺有个入门,以后说不准是一个铁杆挺中医者。
    烦请各位赶快翻翻古籍,看看有没有类似‘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有立即拿出来,以彰显咱祖上的丰功伟绩。”
   
    今天,我刚好有时间,特别告知一下吧!
    那段记载出自于晋·葛洪所撰写的名著《肘后备急方》中。该书共有八卷,分为七十三篇(缺三篇)。所论疾病多以急性病为主,并且相当重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肘后,是便于携带取用的意思。在《肘后备急方卷三·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中是这样记载的:
“治疟病方。鼠妇,豆豉二七枚,合捣令相和。未发时服二丸,欲发时服一丸。
又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又方 用独父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

又方 五月五日,蒜一片(去皮,中破之,刀割),合容巴豆一枚(去心皮,纳蒜中,合)。以竹挟以火炙之,取可热,捣为三丸。未发前服一丸。不止,复与一丸。

又方 取蜘蛛一枚,芦管中密塞,管中以绾颈,过发时乃解去也。

又方 日始出时,东向日再拜,毕正长跪,向日叉手,当闭气,以书墨注其管两耳中,各七注,又丹书舌上,言子日死,毕,复再拜,还去勿顾,安卧勿食,过发时断,即瘥。

又方 多煮豉汤,饮数升,令得大吐,便瘥。

又方 取蜘蛛一枚,着饭中合丸吞之。

又方 临发时,捣大附子下筛,以苦酒和之,涂背上。

又方 鼠妇虫子四枚各一,以饴糖裹之,丸服,便断,即瘥。

又方 常山(捣,下筛成末)三两,真丹一两。白蜜和,捣百杵,丸如梧子。先发服三,中服三丸,临卧服三丸,无不断者。常用,效。

又方 大开口,度上下唇,以绳度心头,灸此度下头百壮,又灸脊中央五十壮,过发时,灸二十壮。

又方 破一大豆(去皮),书一片作“日”字,一片作“月”字,左手持“日”,右手持“月”,吞之立愈。向日服之,勿令人知也。

又方 皂荚三两(去皮,炙),巴豆一两(去心皮)。捣,丸如大豆大。一服一枚。

又方 巴豆一枚(去心皮),射 如巴豆大,枣一枚(去皮)。合捣成丸。先发各服一丸如梧子大也。

又方 常山、知母、甘草、麻黄等分。捣蜜和丸如大豆。服三丸,比发时令过毕。

又方 常山三两,甘草半两。水酒各半升,合煮取半升。先发时一服,比发令三服尽。

又方 常山三两(锉)。以酒三升,渍二三日,平旦作三合服。欲呕之,临发又服二合,便断。旧酒亦佳,急亦可煮。

又方 常山三两,秫米三百粒。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之服,至发时令尽。

又方 若发作无常,心下烦热。取常山二两,甘草一两半。合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当快吐,仍断,勿饮食。

老疟久不断者。常山三两,鳖甲一两(炙),升麻一两,附子一两,乌贼骨一两。以酒升,渍之,小令近火,一宿成。服一合,比发可数作。

又方 藜芦、皂荚各一两(炙),巴豆二十五枚。并捣,熬令黄,根据法捣蜜丸如小豆。空心服一丸,未发时一丸,临发时又一丸,勿饮食。

又方 牛膝茎叶一把(切)。以酒三升服,令微有酒气,不即断。更作,不过三服而止。

又方 末龙骨方寸匕。先发一时,以酒一升半,煮三沸。及热尽服,温覆取汗,便即效

又方 常山三两,甘草半两,知母一两。捣蜜丸。至先发时,服如梧子大十丸,次服减七丸八丸,后五六丸,即瘥。

又方 先发二时,以炭火床下,令脊脚极暖被覆,过时乃止。此治先寒后热者。

又方 先炙鳖甲(捣末)方寸匕。至时令三服尽,用火炙,无不断。

又方 常山三两。捣,筛,鸡子白和之丸。空腹三十丸,去发食久三十丸,发时三十丸,或吐或否也,从服药至过发时,勿饮食。

治温疟不下食。知母、鳖甲(炙)、常山各二两,地骨皮三两(切),竹叶一升(切),石膏四两。以水七升,煮二升五合。分温三服。忌蒜、热面、猪、鱼。

治瘴疟。常山、黄连、豉(熬)各三两,附子二两(炮)。捣,筛,蜜丸。空腹服四丸,发三丸,饮下之,服药后至过发时,勿吃食。

若兼诸痢者。黄连、犀角各三两,牡蛎、香豉各二两,并熬龙骨四两。捣,筛,蜜丸服四十丸。日再服,饮下。

无时节发者。常山二两,甘草一两半,豉五合。绵裹,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再服,快吐。

无问年月,可治三十年者。常山、黄连各三两。酒一斗,宿渍之,晓以瓦釜煮取六升。

一服八合,比发时令得三服。热当吐,冷当利,服之无不瘥者,半料合服得。

劳疟积久,众治不瘥者。生长大牛膝一大虎口。以水六升,煮取二升。空腹一服,欲发一服。禳一切疟。是日抱雄鸡,一时令作大声,无不瘥。

又方 未发,头向南卧,五心及额舌七处,闭气书“鬼”字。

咒法。发日执一石于水滨,一气咒云,眢眢圆圆,行路非难,捉取疟鬼,送与河官,急急如律令,投于水,不得回顾。

治一切疟,乌梅丸方。甘草二两,乌梅肉(熬)、人参、桂心、肉苁蓉、知母、牡丹各两,常山、升麻、桃仁(去皮尖,熬)、乌豆皮(熬膜取皮)各三两。桃仁研,欲丸入之,捣筛,蜜丸,苏屠臼捣一万杵。发日,五更酒下三十丸,平旦四十丸,欲发四十丸,不发日空腹四十丸,晚三十丸,无不瘥。徐服后,十余日吃肥肉发之也。

凡见疟。白驴蹄二分(熬),大黄四分,绿豆三分(末),砒霜二分,光明砂半分,雄黄分。捣蜜丸如梧子。发日平旦冷水服二丸。七日内忌油。

附方

《外台秘要》治疟不痊。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服

《圣惠方》治久患劳疟、瘴等方。用鳖甲三两,涂酥炙令黄,去裙为末。临发时温酒调下二钱匕。

治疟。用桃仁一百个,去皮尖,于乳钵中细研成膏,不得犯生水,候成膏,入黄丹三钱,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当发日,面北用温酒吞下。如不饮酒,井花水亦得。五月五日午时合,忌鸡犬妇人见。

又方 用小蒜不拘多少,研极烂,和黄丹少许,以聚为度,丸如鸡头大,候干。每服一丸,新汲水下,面东服,至妙。

我粗略数了一下,关于治疟的方子有三十多种呢,还不算加减和附方的。感叹先贤有那么多的方法去解决疟疾病证。

特别要说明一点:中医所说的疟疾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感染疟原虫的疟疾,但还是包括其在内。现代医学在翻译时直接用了中医学中的疟疾一名。不仅如此,还有痢疾、黄疸、霍乱、伤寒等,都是中医创立的病名,后来被翻译西医的人直接拿过去用了,造成今天关于中西医在病名方面的一些混乱和误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563473.html

上一篇:大爱中成药之六——通宣理肺丸
下一篇:封底,编辑说的话让我感动!
收藏 IP: 122.139.17.*| 热度|

31 赵宇 李学宽 刘艳红 聂广 戴德昌 杨月琴 杨正瓴 蔣勁松 刘洋 全嬿嬿 孙根年 陈永金 孙永昌 吉宗祥 鲍海飞 李泳 王号 刘鹰翔 庄世宇 杨秀海 张玉秀 边媛媛 吴吉良 沈晓雄 MassSpec1688 anonymity wgq3867 ddsers xqhuang zhanghuatian tun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