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代先哲的睿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三火 承传文明 启古纳今

博文

大爱中成药之六——通宣理肺丸

已有 47060 次阅读 2012-4-25 13:05 |个人分类:大爱中成药|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咳嗽, 中成药, 通宣理肺丸

    一、先从肺说起
    中医认为,“肺恶寒”“通于秋气”,肺是五脏之一,主气(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司呼吸,具有宣发肃降的功能,是相辅之官,主治理调节(辅助心主血脉的功能,调节全身气血运行),外合皮毛,五志主悲,主藏气,也是魄的所在地,所以中国语言中有“气魄”一词。但是,肺为娇脏,不耐寒热,热邪会灼伤肺造成肺热,寒邪会侵袭肺造成肺寒,无论是肺寒还是肺热都会使肺宣发肃降的功能失调,出现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引发咳嗽病证。在临床实践中,肺受寒而引起咳嗽的情况尤为常见。
    二、《黄帝内经》论咳嗽
    质疑中医的人,通常对中医重视学习经典医著无法理解。如果看到《素问·咳论》对于咳嗽这样的常见病的详细论述,可能就会理解经典医著的指导意义了吧!
    《黄帝内经》专列《咳论》一篇,论述咳嗽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辨证分类、治疗原则、治法等。现节选一段与大家分享下: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这段原文告诉我们咳嗽一病,不仅仅是肺的病变,其它脏腑感受邪气后也可以影响到肺而引发咳嗽,临床上一定要详细辨明病原所在。并论述了在通常情况下,咳嗽是由于外有寒邪入侵(通过皮毛内传到肺),内有寒凉饮食入胃(通过肺脉上传至肺),这样内外寒邪结合,使寒邪留在肺中,轻者发生咳嗽病,严重者还会伴有腹泻、尿失禁、浮肿、腹痛、胁肋痛、胸痛等症状。单从咳嗽来看,病因是内外寒邪入侵于肺,病机是肺失宣降,所以治疗需要温肺散寒、宣肺止咳。而通宣理肺丸就是在这个原则下创立出来的方药。

三、来源与组成

通宣理肺丸来源于《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是由古方三拗汤合参苏饮加减而成。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四肢酸疼等症。

组成有:紫苏叶、桔梗、麻黄、陈皮、前胡、黄芩、枳壳、茯苓、制半夏、甘草、杏仁。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服1丸,每日2-3丸,温开水送服。如果是水蜜丸或浓缩丸,需用炙麻黄、炙甘草。

功效是:解表散寒,宣肺止咳。在感寒咳嗽初起时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四、临床应用举例

我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遇到很多因感寒而咳嗽的病人,包括亲朋好友,每用此药都是效果显著,药到病除。近日有一吉医大研二女生,先是来治痛经,服药一周后再来月经,竟然未痛,其人大喜,说“原来生理期还能如此舒适啊!”嘱其下次月经前一周再来服药。再来时,又新增咳嗽,是降温时感寒导致的,给她开了汤药,并让她服用通宣理肺丸,再来时,说是想改善一下体质增增肥(偏瘦弱),前两种毛病已痊愈。

博友黄秀清老师去年秋天患咳嗽,经治三个多月,未见好转。我仔细询问后,确定他是肺寒咳嗽,嘱咐吃通宣理肺丸,三盒而愈。

好像还有博友是肺寒咳嗽,曾经服用过通宣理肺丸吧,呵呵!

总之,不胜枚举啊!在临证开汤药时,此方也是常用来加减的,还有止嗽散,都是非常好的散寒宣肺止咳药。

五、特别提醒

1、生活中许多时候会接触冷气、冷饮等,尤其是在开着冷气的屋子里喝着冰镇啤酒,使得肺寒咳嗽病更加增多,千万不要以为一有咳嗽就是肺有炎症哦!如果咳嗽、发高烧、口鼻气热、面红、痰黄、舌红苔黄、脉数,这是肺热的表现,也是肺炎的典型症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抗生素治疗。如果是感寒的咳嗽,运用抗生素无效,尤其是点滴液后,使咳嗽痰多更加明显,不能根治,贻误病情。

2、咳嗽本是秋冬常见病、多发病,现在夏季也会经常发生,一定要详细分析原因,辨清寒咳还是热咳。

3、衣着保暖、慎吃寒凉食物都能有效防止咳嗽病发生或复发,有利于保护肺气,不可不知。

4、咳嗽一病,并无太大痛苦,所以常被忽视,有的人连续秋冬季咳嗽几个月,到春季就不咳了,到来年冬天又开始咳嗽,如此反复下去,必成慢性支气管炎,不可不防啊!

大爱中成药——通宣理肺丸,能够驱散寒邪,宣肺止咳,呵护中国人的肺,保护着您的健康!

感恩中……

 

其它大爱中成药系列请见: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5503&do=blog&classid=159375&view=me&from=space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503-563425.html

上一篇:《食饮有节身体好》书讯
下一篇:关于记载“青蒿一握……”的古代医书
收藏 IP: 58.244.99.*| 热度|

34 骆小红 鲍海飞 崔庆彬 王号 武夷山 刘艳红 杨秀海 杨月琴 胡想顺 刘颖彪 平文丽 全嬿嬿 杨学祥 沈晓雄 孙永昌 吉宗祥 许培扬 李泳 陈永金 边媛媛 王芳 白图格吉扎布 张玉秀 李夜雨 吴吉良 马锡明 张国庆 黄仁勇 anonymity loseedeng MassSpec1688 appleson166 xqhuang jlx196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