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会期间,25名中国知名的科学奖和企业家对我国人才培养中的工科理科化的问题发出了严重警告。作为较早就对这个问题就写过博客(见本人之前若干博客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46075&do=blog&id=1315697;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6075-1279343.html;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6075-1088135.html)表达过担心的高校教师中的无名之辈,我也想写一点东西凑凑热闹。
因为拿到理学博士学位,大学和硕士是工科专业。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7年,干过设计、施工,后面又从事高等工科教育工作接近20年,在教学的同时,穿插做过一些理论研究,主要从事技术研发工作。我自认为对理科和工科、设计和施工、技术与科学、理论和实践有一些见解。
我认为工科理科化既是文化传统的必然,也是人性的选择。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崇尚虚玄、高深的理论或通达的人生哲理,轻视精巧的技术和工艺的传统,直到近代被西方工业革命崛起的巨大技术优势打倒在地才有所反省和改变(但主流依旧)。作为以科学理论为主的理科,自然更容易在人们心里取得更高地位。工科向理科靠拢也是必然。说工科理科化是人性选择的结果,是说人性总是趋利避害,喜欢干更加容易轻松的工作。工科需要的知识更广,需要技能更多,比理科更难搞,在趋利避害的本性驱使下,工科也必然会理科化。这从发达国家的孩子(甚至现在我们的孩子)都不爱学习工科可以得到佐证。
说到工科比理科难,技术比理论难弄,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我这里就举几个例子证明我的观点:案例1,核科学理论几十个科学家就搞定了,但造出原子弹来,即使到现在,各国仍然需要集中全国科技力量,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参与才可能。案例2,发动机理论大家都知道,但要造出好发动机,很难。案例3,芯片设计理论中国公司都熟悉,华为能弄出最顶尖芯片设计,但要制造出来,只有少数公司聚合全世界最顶尖的科技才可能。工科比理科难,技术比理论难搞,也可以从现在高校工科研究生毕业论文看出来,很少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搞技术开发和应用,基本都是搞理论(如力学)的。这显然是人性趋利避害的必然。
传统文化和人性的驱动,加上大学越来越注重经济效益,费钱费力的工科专业在有些财务状况不好的大学已经像鸡肋一样的存在;大学又被脱离实际的教师占领了主阵地,工科理科化趋势难以避免。更加不幸的是,这些年来赶上高校评估指标对于sci论文的追棒,对国家基金研究项目过度偏爱和极端重视,进一步逼迫少量还想搞技术研究教师往理科路上走了。如是,大学的工科专业课程设置就越来越理科化了,研究生毕业论文鲜有以”技术开发和应用“为题的,教授也逐渐远离技术研发工作。如今,各大学的工科教育看起来目标崇高而伟大,要培养科学家,要培养理论大师,要搞重大发现,就是忘记了工科培养的主要是工程师,忘记了工程师需要的知识结构与科学家显著不同。
明白了以上工科理科化的原因,我们就会理解要扭转工科理科化的趋势很不容易。要工科回归正路,其实是反传统、反人性、违反经济规律,需要纠正很多错误政策和做法,让多数人难受的事情。这确实很难做到。虽然现在有知名人士出来呼吁重视这个问题,也给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我依然悲观地认为难以扭转这个大趋势。
科学网上的同仁们,您们是否也有同感,是否有良策改变这个趋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