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jy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jjyc

博文

再说高校涨学费 精选

已有 12147 次阅读 2017-6-25 09: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关于高校涨学费的话题在科学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应。先是王跃建的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28608-1062632.html,将清华大学与美国同档公立大学的学费等信息进行对比,得出清华等名校的学费太低,不符合谁受益谁付款的基本原则,应该上涨的结论。后是李明阳老师的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14548&do=blog&id=1062718&cid=4939787,提出高校一系列的问题, 归纳起来是:高校现在是破船,不但到处漏水,还负担沉重,涨学费像加燃料,加一点于事无补,加多了学生和家庭无法承担,所以现在就增加学费不合适。他们俩的博客下面评论很多,阅读量更是惊人。

  其实,本人去年10月也有一篇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46075-836991.html,那篇博客是从普通大学的惨淡经营、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角度,建议高校应该大幅增加学费。博客也被精选了,阅读和评论也很多。

  看来,增加学费确实是个热门话题,很难一时取得一致意见。为此,我想再说说本人的一些观点。

  我认同李老师的某些观点:高校确实病了,不但得了臃肿低效、人浮于事的毛病;还因为缺钱,得了严重的营养不良的虚症。既然这样,高校应该进行治疗和补充营养。李老师指出了问题,没有谈治疗和补充营养。但从他博客的标题可得出他的观点应该是先解决大学的一些列的毛病,再对大学进行营养补充。可是,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对病人吃药打针动刀子前或同时,应该保证其营养。怎么能够让病人饿着肚子做手术呢?所以,我的观点很明确:涨学费与改善高校治理一样,都刻不容缓,都应该马上行动。

   而且,说实话,我觉得李老师有些过于悲观了,高校的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也没有那么差。尤其是现在的财务审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想做糊涂账不是那么容易。 相信网上有项目的老师在报账时应该深有体会。高校虽然病了,但还有救。如果高校真是病入膏肓了,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讨论了,高校直接关闭了拉倒。

  如果对普通大学稍有了解,就知道现在很多大学因为经费紧张,都在想破脑袋省钱,居然想出扩大班级规模、大幅压缩课时和学期、删除或缩减一些费钱课程(如实践课)的招数,教师的待遇多年不见增长,纷纷搞起第二第三职业。结果是,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已经严重下降。低价必然劣质,这是绝对真理。超低价的导游会让游客旅游质量严重下降,甚至被强迫购物;低价的学费得到只会是水货的文凭。对于家庭而言,让孩子上这种大学,虽然少交了一些学费,可浪费了孩子几年的宝贵青春呀!真的划算吗?很多网友只看到涨学费要多出一些学费,怎么就看不到现在少交学费到来的这个严重的后果呢?这种残酷的实际情况,大学不会说,大众不了解实际情况,我就做一回皇帝新装里面的那个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孩子吧。

   大学普及后,就应该是提高质量,可没有充足的经费,怎么提高质量?怎么追赶发达国家的大学?落后就要挨打,就是犯罪!为了不耽误像马云一样在普通大学读书的孩子,增加经费刻不容缓。

   至于涨学费(或者说增加培养费),到底是国家掏钱,还是个人负担。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美国,个人负担约一半,国家掏一半比较合适。全部由国家掏钱,问题很多:其一,现在上大学大众化(毛入学率超过了40%)了,全由国家掏钱,负担太重,毕竟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家建设到处需要钱;其二、全由国家出钱,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点财务压力好,可以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可避免国民变成欧洲人一样懒惰;其三、学生出了学费,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对高校的服务提出质量要求,所谓花钱就应该得到相应的服务。其四、国家掏钱的实质,是全民掏钱,这其实对于没有上大学的公民的不公平,国家掏得越多,对他们越不公平,他们没有上大学,将来平均收入本来就比上了大学人的低,为什么要让穷人补助富人呢?

   按照服务(培养质量)越好,收费越高的基本原理,越是好大学,学费应该越高。鉴于上了好大学将来的收入要远高于一般大学,我建议上好大学的人应该负担更大比例。也就是说,国家对每一个大学生负担相同的培养费,约1.6万,其余的应该由个人承担。现在国家对于重点大学下拨的生均培养费,显然要高于一般大学。这也是典型的让穷人补助富人的做法,应该停止。

   当然,在提高学费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加强学金、 奖学金制度,让真正贫穷的孩子不会因贫困而失学。这一点,国家和高校现在做得很不错,有很多资助途径,我相信将来一样做得很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6075-1062810.html

上一篇:也说交叉学科研究
下一篇:中国学术评价该自立了
收藏 IP: 125.220.196.*| 热度|

10 王跃建 陈南晖 黄永义 徐耀 王毅翔 张骥 周正贵 徐令予 taoshl wwxxm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