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 欲罢不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okscent 其实,我是一个编辑。

博文

《常识》游戏

已有 4705 次阅读 2009-1-27 22:40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阅读, 读书, 杂文, 时评, 梁文道

读研时,一位熟知武侠小说的室友听说我尚未读过金庸的任何一部作品,随口道:“我太羡慕你了!”
 
我明白他的意思,其潜台词是:“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在等着你呢。”这就像吃饭,饱食后不再有食欲,反而怀恋起饥饿时吃到第一口时的美妙感觉,此时便羡慕起刚刚落座开餐的人。
 
最近看电影《非诚勿扰》,感觉这是一部很失水准的片子,从故事情节到细节包袱,实在没碰到什么新鲜东西,有些看不下去。偏偏周围的人都说它好,难道是我自己出了问题?或是对冯氏幽默太熟了?我和同事开玩笑,说是郭德纲的相声听得太多,以至于一般的笑料很难让自己乐得起来了。
 
对一种事物看得太透,了解太多,那事物在你面前就会显得越来越了无生趣。这也算是一种喜新厌旧吧。
 
面对梁文道先生的新书《常识》,我一方面满怀兴趣,那当然是冲着文道老弟的才学;可另一方面又怕读不下去。这几年通过看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开卷八分钟”等节目,对文道老弟看问题的角度早已明了,《常识》这本书实际上是他的旧文合集,无非还是那些观点,再看也不会有什么耳目一新的效果了。
 
不过,作为时评文章,论点只是骨头,耐看的是肌肉和线条,即它的论据和论述过程,以及语言。《常识》里的大部分文章我原先并未完整读过,所以觉得这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但阅读不能仅靠道理来支撑,还要找些直接的动力。我突发奇想,既然我自认为对梁文道了解不少,那不如就按“预测法”来读这本书吧。
 
在读每一篇文章之前,我都先根据题目(及其带有暗示或解释性的副标题)来猜一下他要写些什么,会怎么写,然后边读边看自己估对了多少。这种方法让这本书变成了一个做思想游戏的玩具,自己不仅能读下去,而且满怀兴致。
 
比如《抗战(为什么它还没有结束)》这篇,写于2005年,我推测他一定会讨论二战纪念活动、中国人的历史观、民族主义、日本靖国神社、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等等,实际内容大致相符。细看之后,感觉里面对于中国缺少专用于抗战纪念的国家级墓碑的阐述比较出彩,很有意思。再如《汉奸(一团模糊的历史现象)》一篇,我一下子就能想到《色戒》和中国人的对待忠与奸的那种狭隘的脸谱化的历史观,文章果然就此展开。
 
有的文章仅从题目看是很难猜的,比如《老师(一种基础的职业)》这篇,我不能确定他是要谈我们对教育如何重视不够,还是要谈今天教育如何成为稀缺资源而导致老师收受贿赂等等。看了才知,他是以芬兰的教育为例,谈老师在中国如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还有像《作协(政府供养艺术家的理由)》,我觉得也是属于可以有正反两方面观点的题材,看了方知,原来他也不是要给出定论或方案,只是建议不要一刀切,要理顺政府与文艺的关系。这种文章我反倒觉得缺乏力量,像是废话。
 
有的文章,像《潜规则(真正的规则)》这种,可写的内容太多,反而让人不知该从哪个角度去猜,只能直接去看。文章很短,显然属于一时的有感而发,而非系统论述,读后不太解渴。
 
也有的文章,题目有些误导,比如《浮躁(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猛一看,觉得切中时弊,一定非常精彩。读了才知,他是想说当今的人们说的太多而不善于听,过于喧哗而缺少理解。这就让人觉得题目起得太大,内容太单薄了。
 
在我看来,书中最有阅读价值的,还是那些题目很“小”,一目了然,但真要让你来写,你却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写或不可能写过1000字的那种。比如《极少数(只限于坏人的一种量词)》之类,一看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但他是怎么把这样一件事变成一篇有7段文字的文章的。这才是功底。
 
还有个别文章,则是勾起了我的职业敏感。像《信息不对称(中国特色的咨询匮乏)》这篇,让我这个搞出版的来不及再去推测就要先睹为快了。他讲了出版,讲了国内在图书引进方面的问题,但论据的说服力并不强,结论也有偏颇之处,有些地方不难反驳。比如说,信息的残缺和不对称并不是一回事,信息服务也未必是出版的终极目的,对网络媒体的限制按照“禁果好吃”的原理在实际上其实是适得其反的,甚至可以说提高了大家获取信息的觉悟,等等。我当然不是要否认他的观点,只是觉得他这一篇写得太急,论述和分析的过程有问题。这篇是他在2007年写的,很简短,我相信,如果让文道老弟现在重写同一题目,一定是一次彻底的改写。
 
在《奥巴马的修辞学》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我看到了作为一个编辑比较忌讳的一句话:“表面上看,‘奥巴马魅力’与同类型的人物只盛产于职位要公开竞逐的政体当中,和一向擅长对外敷衍政治套话对内勾心密谈的中国无关。……”这后半句对中国现状的定义可谓足够尖锐,我很佩服广西师大出版社的这位责任编辑,也许换一家出版社,编辑会让文道老弟把这句稍微改一下,别那么针针见血,让一些人不快。当然,也许是现在我们的政治已经足够宽松(或是足够自信)了,不怕这类批评。这样最好。但真要是换了我,一个做了10余年编辑的人,心里还是没底。
 
对于时评文章,我的观点是:不可不读,不必多读。
 
评论总是从偏见开始,无论他是多么有才学的人。这里既有个人知识局限性的缘故,也有技术上原因。就像和人辩论,把话说全了反而等于没说,不能支持任何观点。所以,我觉得读时评最有价值的不是去接受或反对他的论点,而是欣赏他的分析方法,顺便记住些论据留给自己将来用用。
 
今天并不是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依我看恰恰是常识在膨胀,在作怪。人人都有一大推自认为是常识的那些看法,并用这些“常识”去做推断,直至忽略了事实,结果不是有失客观,就是走向另一种极端。所以我们要更新的不是那些永远也学不完的“常识”,而是思维方式。读高质量的论说文的意义就在于此。正如《常识》最后的“鸣谢”所说的,是“客观分析与清晰逻辑的魅力”。
 
我想,从《常识》开始,再读类似的文章,我都会用“预测法”去读。我相信这定是锻炼思维方式的绝佳途径。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06-211866.html

上一篇:童年之死:媒体和成人的自扰
下一篇:不留余地
收藏 IP: .*| 热度|

3 陈安 朱教君 王丽平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