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 欲罢不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okscent 其实,我是一个编辑。

博文

思考与分享思考 精选

已有 4056 次阅读 2007-11-18 14:00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转载自本人新浪博客“我的阅读我做主”2007-9-26)
 
把图书进行分类是一件不得不做而又令人生厌的事情。它常常会在不经意中抹杀了书的个性,而书偏偏又是个性化极强的商品。分类原是为了展示图书,但这种整体的展示却最容易掩盖个体。这也是之所以许多好书会被读者错过的原因之一。
 
我常逛书店,但从不去“科普”区。被放在“科普”名下的书太多、太杂,而又总是面目相似。“科普”是一个尴尬的名词,无论出版者如何拓展它的含义,在大众眼里,它永远都是一个意思:简单的能看懂的科学。其实,一些蕴含深刻思想的作品,也许本不是给一般大众看的,但仅仅是因为写得通俗,就被强行定位在科普类,不仅误导了读者,也反过来委曲了好书。
 
近些年我基本上没再看过所谓“科普”类图书。我相信有好书,但实在没有精力去选。依照我对自己的要求,我原是不该漏掉这一块的,所以总是耿耿于怀。庆幸的是,不久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吴家睿副院长赠给我一本他的《后基因组时代的思考》,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弥补,让我得以释怀。
 
这本书是今年7月份我去上海看他时他送给我的。只要是去上海出差,我都会拜访吴老师。吴老师异常繁忙,每次我只占用很短的时间,在生化所他那间简约、拥挤的办公室里随便聊上几句。
 
这是他的一个文集,我觉得可以称之为科学随笔,分类辑录了他这几年在上海《科学》月刊发表的专栏文章,以及少数在《生命的化学》、《科学通报》等刊物发表的作品。这些文章我之前大多还没细看过,这次完整地读了下来,坦率地说,获益匪浅。
 
读这类书我早就有了自己的习惯。我对知识点的展示不感兴趣,因为它不稀罕,到处都能找到。我觉得关键要看写作者的思考功力。不过,能在思考上打动人谈何容易,确实不多见。这本书的书名就定为“思考”,显示出吴老师的自信。
 
思考源于问题的复杂性。而生命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正是书中探讨的核心话题。吴老师很善于从一些关键概念入手,条理清晰,读起来不费力,而又让人觉得信息密集、讲解深入。这些关键的概念包括在《系统科学面面观》一文中提到的“发现的科学”(discovery science)和“假设驱动的科学”(hypothesis-driven science)之分,包括《活力论复活》中的“可进化性”(evolvability)、“区域化”(compartition),还有《生物系统的分子建构》中的网络基序(network motif),等等,很多。
 
有时,文章也直接针对概念,围绕词语展开讨论。这样的例子有:《论Systems Biology的译名问题》,《并非咬文嚼字——蛋白质组概念的分析》,《后基因组时代的交叉科学:从Bio-X到X biology》等。这些探讨绝非文字游戏,它点出了隐含在科技学术交流之后的诸多要害。比如,《后基因组时代的交叉科学》中就引用了语言哲学的一些理论,认为一个命名不仅是一个名称,它体现了人们对生命现象的不同理解,也体现出了对研究生命的方法的不同要求。
 
一本“思考”的书,最少不了写作者自己的声音。吴老师书中的不少文章观点鲜明,充满了反思精神。例如,在《两种大科学的抉择》中,吴老师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和判定尺度,提出可以将大科学分为“工程型大科学”和“概念型大科学”两种,展示出自己的角度和立场。
 
写作者的境界总是直接体现在他的文字表述上。用通俗的语言表述艰深的科学概念,最能显示科学家所达到的水准。记得刚上大学时,我看过一本翻译书,作者好像叫佩格斯,书名是《宇宙密码》,副标题叫“作为自然语言的量子力学”。它是我当时找到的唯一一本用大众语言来描述量子力学的作品,很难得。我是在火车上一口气读完它的,读后的陶醉一直记忆犹新。
 
吴老师的这本书同样是语言平易。在《“生命之书”的解读》一文中,吴老师以无比经典的意识流巨著《尤利西斯》作为比喻,来解释非编码序列:人类基因组的绝大部分序列是不编码蛋白质的,但也并非没用,就像把《尤利西斯》里的那些文字删去,它就不是《尤利西斯》了。这种比喻不拘泥于准确,而是激发读者随之思考,令人印象深刻。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一本书能让我读下去。偶有妙语的行文是一大原因。我相信一句话的力量,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让人茅塞顿开。这就是“思考”者的魅力。
 
这本书里就有不少这样的语句。像《生物系统的分子建构》里的“对‘系统’而言,关键不是组分,而是组成元件之间的关系。”还有《走出“基因决定论”的误区》里的“生命活动从来就不是由一种因素就能完全决定的。”以及《科学研究的动机》里的“科学研究不可能是一种纯智力游戏。”等等。即便对非自然科学领域的读者来说,这样的表述也会给其提供足够多的回味空间。
 
一本书的可读性,就是它的思想性。在一个浮躁的时代,留给我们思考的时间明显不足。我们能有幸读一读现成的,何乐而不为。这就是好书的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406-11243.html

上一篇:科学的终结(“岁月-书影”系列之21)
下一篇:科技名词探源(“岁月-书影”系列之19)
收藏 IP: .*| 热度|

1 强涛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