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什么时候我们能不“被”?

已有 3611 次阅读 2016-8-19 14:10 |个人分类:科研杂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什么时候我们能不“被”?

儿时,很多小孩“被”读书、“被”特长,那是父母给“被”的,因为许多家长认为“读书”+“特长”才能使孩子上重点中学和出类拔萃;中学时,很多青少年“被”分科、“被”大学、“被”专业,那都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给“被”出来的。

本来,一个人在大学之前被“被”还情有可原,因为毕竟还没有成熟。可人成长到了成为高校中的教师,一般都是博士了,却仍然在被“被”,就很不是滋味和很别扭了。如果对高校青年教师做一个真实的调查,问“有多少人是真正愿意当老师的?”恐怕回答“是”的比例很低,大多数人当教师还是为了找份工作谋生而已,而不是真正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这样一来,他们如何去从事教育工作和做好培养学生的重任?就出现先天的缺陷,他们的工作基本是凭着高校的一般要求做个事而已。进了高校以后,很多青年教师接着“被”科研,他们做科研是为了写论文、报奖,完成考核和晋升职称,而不是出自对某一科研领域的真正兴趣去做,去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一追求和理想。

一年一度的基金这几天又放榜了,不管申请到的还是申请不到的,我武断的说,有很大比例的申请者是“被”基金的,由于单位把基金作为晋升职称和考核业绩的重要条件,很多人为了满足单位的要求,不管适合不适合做基础研究、不管有没有真正的研究兴趣,而是为了基金而基金,进而绞尽脑汁和千方百计拟定一个尽量看起来能够被评审人认可的题目和本子,并为之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心底里并不是真正有兴趣去做这件事。不少人在这种背景下尽管拿到了项目,但后面为了完成它又不得不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论文和“成果”可能也有了,但抚心自问自己是否认可?其实很多人自己都是存在问号的。自己花几年宝贵的时间和心血在做一件自己不认可的事,这是多么的别扭和浪费时间啊!当然,有的人自己没有兴趣做,就找学生或他人做,这种结果是不太可能出好成果的。

如果是“被”基金的,我觉得申请不到也不必太“郁闷”,说不定把“被”基金的时间做点别的还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其实,现在能够留在高校工作的人都是聪明人,如果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够用到真正有自我实现的点子上,那是多么的美好啊。写到此,我觉得青年人在做出选择读博士和在高校就业的决定前的确需要好好想想,最好要好好问问自己是否真的对做研究的生涯感兴趣?是否热爱当老师?是否愿意把科研和教学当做人生的追求和事业?如果不能确定,那可要谨慎而行。不然可能将会埋没和浪费一生的聪明才智,而且会别扭一世。

青年教师“被”科研,“被”基金好像理由还好说,但许多学术带头人“被”科研和被“基金”也大有人在,其实他们对申请的课题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兴趣。如果试想没有经费、没有考核或是退休了,这些人还会继续做现在申请的科研课题吗?绝大多数回答是否定的,也就是说不是他们的内心追求。许多学术带头人做的科研和申请的基金也是为了完成考核和使下面的人“有事可做”,维持自己“课题带头人”的地位,而不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自我实现。他们利用已有的基础和关系,拿下了项目不是自己去做,而是分解给课题组人员和研究生去做,最后完成任务就了结的,最好还报个什么奖。这种情况如何谈出创新性成果?出革命性成果?

上述种种原因也造成可基金申请过度激烈和评审任务过于繁重与困难,也使得一些“天使”项目和天才人才被淹没,更使得基金的投入产出效益大打折扣。

联系到自己,尽管当年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1977年考大学上大学肯定是自愿的,但自己学的采矿工程专业也是“被”的,当教师也是“被”的,早期做科研也基本是“被”的,甚至25年前当教授也是“被”的。不过,自己很庆幸到了50岁左右才找到了自己发自内心感兴趣和可以不断继续下去的研究领域,之所以能这么说是,我没有拿基金项目前和拿了项目以后我自己都愿意全身心投入去研究它,愿意时时刻刻去思考它,即使项目完成以后甚至退休以后,我也会继续当作兴趣去研究它,当然需要身体允许和不出现老年痴呆。50岁对于有些学科已经过了出活的年龄,但对于我自己所从事的安全科学理论研究领域,我感觉50岁以后才是比较能够有基础和能够出思想的年龄,因为这方面的研究是需要有阅历和社会实践基础的。

之所以写这篇博文,主要目的是期望:如果未来我们的年轻人不“被”专业、不“被”教师、不“被”科研、不“被”基金,那高校的专业、教学、科研、基金等将会是另一个局面,高校的专业、教学、科研、基金等才能回归到其应该承载的本能。从“被”转变到“不被”靠谁?这是很多人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希望这一局面早日到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997409.html

上一篇:综合学科的交叉属性有待深入研究
下一篇:又挖了一个坑——心理创伤评估学的创建
收藏 IP: 222.244.243.*| 热度|

3 黄仁勇 梁洪泽 焦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