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40年前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怎样完成的? 精选

已有 5674 次阅读 2024-7-2 06:23 |个人分类:教学资源|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40年前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怎样完成的?

十多年前大学同学准备搞一次聚会,俺到学校档案馆收集了一些当年同学们的尘封档案资料,以便为聚会添加一些花絮,也顺便把自己的硕士论文借出来复印了一份,因为以前的毕业论文是手写本,那时候系里没有复印机,把硕士论文原稿交给学校存档,自己就没有了。前几天清理书柜又看到了我的硕士论文复印稿,装订论文的订书钉已经锈迹斑斑,纸质也氧化泛黄了,因而顺便用手机拍了几页论文出来和想起写篇小文章。

那年读硕士,第一年通常是全部时间用于修满规定的课程,第二年才开始做学位论文。做学位论文的第一阶段首先是文献调研,那年的文献和图书资料非常有限,查阅文献都是手工进行的。当年我所在的学校图书馆只有一二十种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外文纸质期刊和数十种中文期刊,外文期刊主要为英文、俄文和日文期刊,文摘主要有《化学文摘》CA、世界专利、中文的专业情报摘要等。那时候我的外文阅读能力很一般,因此很少精读外文资料,更谈不上系统查阅;有时遇到阅读材料中的参考文献需要跟踪时,而自己和附近单位又查阅不到,只能通过寄信到那时候图书和情报最全的北京图书馆和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请相关部门帮助复印寄回,这样的效率肯定很低。

那时候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基本是由导师来确定的,导师的在研项目和水平基本确定了研究生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层次。作为硕士生,自己那时的视域和学术水平非常有限。在那年,如果遇上了好导师和好课题,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会好很多。

论文选题基本确定之后,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接着一般是要开展现场调研。那时候我在这方面的工作投入和细致程度比现在倒是好多了。我的硕导是宋学义副教授(他也是我本科毕业论文的导师),他给我的选题是高温矿井降温与空调方面的,因而做论文之前,先与导师一起选择了安徽、江苏的几个有高温问题的矿山作为调研对象。

那是1983年初,我开启了人生第一次独立出差走访多家单位的现场调研。当时计划调研的单位有: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安徽向山硫铁矿、镇江硫铁矿、铜陵铜官山铜矿、铜陵金口岭铜矿、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等。那时通讯和交通都非常不方便,在出发之前,宋老师专门给我写了数封亲笔信,对方都是宋老师大学时期的同学或业界熟人,我每到一处地方,就打开一封信呈上给有关人员,这些信真的很管用,我得到了很周到的接待,在矿山调研都还是矿领导陪着下井参观的,那时候研究生还很稀罕也是一个能被重视的原因。那次一个月的调研活动非常顺利,多亏了宋老师信函的推介。

1983年底,宋老师又给我一次出差开会和调研的机会,他让我参加在辽宁抚顺宾馆召开的全国煤炭安全工作会议和顺便调研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抚顺煤炭研究所,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上东北旅行,途径北京市、天津市和沈阳市。路过北京还专门到北图和中国科技情报所复印了一些参考资料,参观了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及拜访了在那里读研的大学同学,当然也去了天安门和故宫参观开了眼界;而路过天津和沈阳是为了参观慕名已久的天津大学和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并拜访一下在那里读研的大学同学。

当年我做的硕士论文题目是:“高温采场通风参数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建造一个十多米长和有矿石爆堆的高温采场实体仿真模型,模拟风流与矿石和围岩的热湿动态交换规律及通风降温过程,这项研究的模型建设就花费了约半年时间,投入的经费也不少,在当年也算是比较前沿和有创新性的研究。建好了模型,研究可以说做了一半,接着是扎扎实实不分白天晚上做了半年的实验,并一边做实验一边处理数据。那年不像现在用计算机做数据曲线图,随手一点一张漂亮的彩色图就出来了,当年实验得出的数据作曲线图,都是先在毫米刻度坐标纸上画点连成曲线,再用透明纸描绘成正式曲线图,坐标上的数字也都需要手写出来的,费时费力,而且不够准确也不美观。

完成了实验和制作好数据图表之后,我还到了离长沙较近的衡阳市水口山铅锌矿测了一些现场数据做比对。然后,才开始写学位论文。当把论文的初稿写好以后,再用正式的论文白纸一笔一划地把论文初稿抄写一遍,成为正式的学位论文提交系里,再申请毕业答辩的事项。

那时候学校对学位论文没有太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图表和参考文献格式也比较随意。另外,那时候也没有规定要正式发表论文才能毕业,不过我在开展现场调研和做实验过程中,已经在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有小文章,而且在答辩后将硕士论文写成发表的小论文,还被评为1986年度湖南省科协优秀论文。

现在回看一下当年自己的硕士论文,感觉还是有很多不足的。比如,文献阅读量不够,综述撰写不够完整;论文缺乏对实验数据深入分析与讨论;缺少对未来工作的展望;论文写得干巴巴的,语言表达水平很一般;至于论文的格式,肯定不太符合现在的要求。不过上述问题都还不是论文核心内容问题。

与现在的情况比起来,我们这代人大都基础知识不完整,当年知识面和视野都很窄,所处的环境信息非常闭塞和稀缺,使用的仪器设备陈旧落后,学校的管理制度很不完善,更没有网络和个人计算机,但也能做出一些有意义的成果出来。究其原因个人觉得:那时候许多人真还谈不上有什么科研兴趣和远大理想,那时候我们最大的特点,或者说与现在最大的不同是:心无旁骛、没有外界的各种诱惑、不需要靠外因来推动,能自觉主动认真钻研一件事。自觉主动是做好学问的原动力,认真钻研是做好学问的良好习惯,有了上面两条之后,就能弥补自身和环境条件的一些不足,就能不分白天晚上和节假日去做事。那时候没有什么开题答辩、中期检查、论文查重、内审和外审等形形式式的杂事,也没有要求研究生发表小论文的规定,可发表小论文却是大家的自觉行动和追求。

下面分享几页俺当年的硕士论文图片,该论文是1984年7月7日完成的,距今天整整40年了。请别见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40575.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8:从方法开始到获得新方法
下一篇:昨天拍的这组黑天鹅我比较喜欢
收藏 IP: 42.48.113.*| 热度|

26 宁利中 刁空非 许培扬 郑永军 周忠浩 刁承泰 张林 唐小卿 张士宏 杨正瓴 周健 尤明庆 孙颉 王德华 崔锦华 汪运山 段法兵 郑强 毛泽鹏 周浙昆 刘继顺 郑加强 史永文 朱林 李璐 杨剑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