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8:从方法开始到获得新方法 精选

已有 959 次阅读 2024-6-30 10:46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8:从方法开始到获得新方法

“安全科学方法系列”短文已经推送197条了,自己也感觉有点烦了,因此今天再写篇短文做一个小结。别的内容待以后有激情时,再起一个新系列推送。“安全科学方法系列”短文尽管冠以“安全”两字,其实许多篇都是通用的科学方法介绍及其在安全领域应用的具体化,安全科学领域的专门方法还是占少数,其实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安全学科是大交叉综合学科,使用的方法自然大部分来自通用方法和相关学科的方法,现今一门学科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不可能完全专有的。

记得2015年写过一篇博文:“科研:从方法开始到方法结束”,我一直比较推崇这个观点,下面对该文修改补充一下,作为“安全科学方法系列”短文的结束语。

其实,不论是做什么工作,如果实施时能够有方法指导,一般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是比较高的。如果工作时间久了和善于琢磨、归纳、总结的人,往往还会创建自己所做工作的新方法,并触类旁通加以推广和与更多的人共享其新方法。这种结果显然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做科研,更是如此。个人觉得,有没有新方法的创生,这是评价一项科研成果水平的重要标准。新方法诞生一般是比较困难和少有的,但获得一些能够分享与他人新经验一般都会有的。安全工作和安全科学研究也是如此。

我们很多科技工作者或是研究生习惯于一开始着手做科研,就马上切入正题干起来,当然这些人也不是一点都不讲究方法,他们心中的方法还是有的,比如立即想到的是文献检索——现状分析——现场调查——实验测试——模拟仿真——方案比选——优化结果等常用套路。其实,不同的科研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是各式各样的,远远不止是上述那几个基本套路,在进入做之前,研究和使用有针对性的完整方法非常重要。方法得当,事半功倍。这就是我想说的,科研从方法开始。

至于对研究成果总结还是研究结论的描述,许多科技工作者或是研究生更多的是就是论事,把获得的结果陈述一番就完了,稍微引深分析的很少,能够从整个研究过程中提炼出适合本类项目的研究方法或新方法让别人去学习的少之又少,这是个人在审稿时经常遇到的事实和给论文作者提出的建议。其实不说提高到提炼新方法的高度,谈点研究经验也是很重要和很需要的。发表论文,读者要学习的主要是你做的研究的方法或经验,而不仅仅是知道你做了什么事和得出什么结果。这就是我想说的,科研以创生新方法结束。

开始和结束的两种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指在做某一科研项目所采用的方法,是别人发明或大家都在使用的方法;后者则是指由做该项目取得的成果而总结出来的具有高度针对性的方法,是自己发明也是自己成果的一部分,是可以让后人开展类似项目研究的操作指南的。

科研重视从方法开始到新方法结束的规律,其实不仅可以使研究成果更加有分量和更有推广价值,更让别人受益,而且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提高自己的科研效率。

科研从方法开始到新方法结束的模式,可以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如果多年做多个同一领域的课题,每次开展新课题的研究时,如果都认真琢磨将要采用的方法、借鉴老方法、设计新方法,并使研究获得更新的方法。如此坚持下去一定会大获成功,也会无意中成为方法论专家。

个人早年也是一个不懂方法在做科研的工科男,过去的专业教师也没有教过我们这方面的知识。自己当学生在学习哲学时,都把它是当作政治课对待,即没有意识到哲学是最顶层和最好的方法论,因而自己早期科研对理性思维训练非常欠缺,也认识不到方法论的意义。近一二十年自己慢慢转入做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领域,才慢慢懂得方法论的道理和价值。

知识给人力量,方法使人聪明。对于安全科学研究来说,追求安全科学新方法的创生,才能获得更加重要、更具原创性和更加系统性的安全科学理论成果。安全科学方法可以是单一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种方法的组合,还可以是方法套方法或研究范式和程式。只要能够解决新问题,方法组合其实也是一种创新。安全科学方法是安全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钥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40358.html

上一篇: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7:思维方法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例子
收藏 IP: 58.20.114.*| 热度|

3 郑永军 杨正瓴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2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