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为什么搞系统科学的学者很少想到安全这个领域及其案例? 精选

已有 4654 次阅读 2025-3-4 08:47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为什么搞系统科学的学者很少想到安全这个领域及其案例?

个人一直认为:安全(特别是大安全)是最典型的系统科学应用领域之一。但俺在学习很多系统科学的研究论文时,却很少发现有系统科学的作者提及或想到安全这个领域及其案例的。深入思考一下,究其原因可能有:

1)系统科学本身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大量的学科领域,系统科学的学者更关注理论发展、更关注历史悠久的学科、更关注热门的学科;而且可能系统科学的学者看到的安全问题都是他们知道的一些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安全事件,他们认为不需要用复杂高深的系统科学去诠释。而在安全领域,安全科学成为学界公认的学科的历史比较短暂,在科学界安全科学还是很小的学科,影响力也很微弱,安全领域的研究者比较专注于应用,不太擅长与搞系统科学的学者交流和在系统科学类期刊发表学术成果。因此导致系统科学研究者对复杂安全问题和大型安全案例了解不多,两学科的学者交流不足和存在一定的隔阂。

2)系统科学的教科书很少将安全作为重点案例来讲解,学习者接触的案例更多来自其他领域,比如生物学或工程管理等,导致一代代学习系统科学的人群对安全问题及其应用不熟悉。而安全领域本身的原因有一个具体问题是,具体安全问题通常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行业壁垒,比如航空安全、工矿企业安全等,都需要特定的行业知识,系统科学的研究者通常缺乏这些专业知识,难以深入。

3)系统科学本身已经是跨学科的科学,而安全领域还需要结合具体行业的知识,这种多层次的跨学科合作难度较大,导致系统科学的研究者很少能够主动寻求与安全研究者合作。另外,公众和学术关注点不同,安全事件虽然重要,但还是不如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领域能够吸引更多的研究资金和注意力,系统科学研究者更倾向于这些热门领域。

4)系统科学在安全领域的成功应用案例,如系统科学应用与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等领域的改进,在行业内广为人知,但这些成果未能有效传播到系统科学领域,也是导致系统科学研究者缺乏对安全诸多重要问题的了解。此外,系统科学的方法论还未能满足和适应安全领域的特定需求,例如实时性、不确定性和人为因素,这些给系统科学的应用研究增加了难度。

更深层的原因还有:

1)系统科学的应用场景具有天然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反而容易导致研究者在选择应用领域时,倾向于选择更具理论性或数据可得性的场景。安全中存在许多模糊边界条件和黑天鹅事件,与追求确定性模型的传统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存在某些认知冲突。

2)解决安全问题还需要很多隐性知识,如核电站控制室设计中的人因工程、化工流程中的化学化工基础和本质安全设计等,都包含着经过多年知识储备和许多事故教训积累的行业特定知识。这些知识在行业内部的安全学者已形成高度浓缩的认知,行外系统科学研究者需要先理解这些知识才能有效应用系统科学方法,这种学习和理解过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成本,因而形成了天然的学术壁垒。

3)也许系统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存在可计算性偏好,系统科学的研究者倾向于那些能产生清晰数学模型和可以开展模拟研究的方向。而安全的效果和效益存在不可见特性,成功预防的事故不会成为显性成果,导致相关研究在学术产出效率不太受人认可。系统科学研究者在选择应用课题更倾向选择类似智能电网优化或社交网络分析等可量化领域,需要应用长期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的安全系统工程不太被系统科学研究者关注和青睐。

上述多种原因使得搞系统科学的研究者很少想到安全这个领域及其案例。实际上,如果系统科学研究者能够将类似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类复杂系统崩溃的灾难作为典型案例,不仅使安全领域能够从系统科学成果中获益,而且大量的复杂安全问题也能够使系统科学展示出其更多的应用价值,并且还能从中发现新的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和突破,使系统科学在安全系统研究中实现新的跃迁。当然,安全界也要主动积极地向系统科学界多沟通多推介重大复杂安全系统课题,同时除了面向具体安全应用实践研究之外,还要多多提炼安全系统科学理论并到系统科学界中发表安全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改变本文标题提到的现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1475834.html

上一篇:中国大学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预测及建议
下一篇:新质安全类人才的6项要求
收藏 IP: 120.228.208.*| 热度|

8 郑永军 许培扬 王从彦 武夷山 周忠浩 汪运山 钟定胜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IP: 223.72.67.*   鍥炲 | 璧� 1 +1 [1]璁稿煿鎵�   2025-4-2 06:25
瀛︽湳浠峰€间笌瀹炶返鎰忎箟
鎺ㄥ姩琛屼笟鏍囧噯缁熶竴锛氶€氳繃鎬荤粨鍏跺湪CALIS銆丆ASHL锛堜腑鍥介珮鏍′汉鏂囩ぞ绉戞枃鐚腑蹇冿級绛夎仈鐩熶腑鐨勫疄璺电粡楠岋紝璇ヤ功鍙负鏁欒偛銆佹枃鍖栫瓑棰嗗煙鐨勬暟鎹祫婧愮鐞嗘彁渚涜鑼冨寲鍙傝€�57銆�

璺ㄩ鍩熷簲鐢ㄦ綔鍔涳細涔︿腑妗堜緥娑夊強鏂囩墿鏁板瓧鍖栥€佸浘涔﹂鏈嶅姟銆佹暀鑲蹭俊鎭寲绛夊満鏅紝浣撶幇鏍囧噯瑙勮寖鍦ㄦ暟瀛椾汉鏂囥€佸叕鍏辨枃鍖栨湇鍔$瓑澶氶鍩熺殑閫傜敤鎬�148銆�

鏀寔鏀跨瓥涓庢妧鏈垱鏂帮細涔︿腑鍐呭鎴栦笌鍥藉銆婃暟瀛楁枃鍖栭璧勬簮鍜屾妧鏈熀鏈姹傘€嬬瓑鏍囧噯褰㈡垚浜掕ˉ锛屽姪鍔涙暟瀛楀寲杞瀷涓殑鏀跨瓥钀藉湴涓庢妧鏈€傞厤4銆�

鎬荤粨
銆婃暟鎹笌鏁板瓧璧勬簮鏍囧噯瑙勮寖銆嬬殑鍑虹増灏嗚繘涓€姝ュ~琛ュ浗鍐呮暟瀛楄祫婧愭爣鍑嗗寲鐞嗚鐮旂┒鐨勭┖鐧斤紝鍏跺唴瀹规棦鏁村悎浜嗚倴鐝戝洟闃熷骞村疄璺垫垚鏋滐紝涔熷懠搴斾簡鍥藉鍦ㄦ暟鎹不鐞嗐€佽祫婧愬叡浜瓑棰嗗煙鐨勫彂灞曢渶姹傘€傝鑰呭彲閫氳繃鍏虫敞骞胯タ甯堣寖澶у鍑虹増绀剧殑瀹樻柟淇℃伅鑾峰彇璇ヤ功姝e紡鍙戝竷鍔ㄦ€併€�

1/1 | 鎬昏:1 | 棣栭〉 | 涓婁竴椤� | 涓嬩竴椤� | 鏈〉 | 璺宠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1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