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博文

徒步之Laminton Park 精选

已有 8445 次阅读 2014-9-14 18:0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徒步之Laminton Park

曾泳春


1、引子

    这次去Laminton国家公园,要从一节关于教学法(pedagogy)的课说起。教授说到一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法,是在开始讲授一个知识点之前,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对这个知识点已有的认知,然后老师再把知识点亮出来,与学生们原有的认知进行对比、修正、补充,最后再由学生做关于该知识点的总结。于是乎,学生在课堂上牢牢地与老师的讲授齐头并进,他们也偷懒不了了。

    教授举了个例子,她拿出一个词,Laminton,让我们先说说对这个词有什么认知。我对这个词在记忆里搜索不出半点信息,但的确有别的同学见过这个词,那个写出“夜了饿了难受”的上外老师就回答说,Laminton好像是一种蛋糕,他在中国吃过。教授颔首表示赞许,继续问还有别的认识吗?经过我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最后教授亮出关于Laminton的权威解释。

    这个词要追溯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一个叫Laminton的老爷,他是管理昆士兰的大老爷。Laminton老爷有一个厨子,有天厨子做了个松软的蛋糕,正准备送到客厅给老爷夫人们做下午茶点心,这个蛋糕突然打了个滚,一个鱼跃翻到一个盛满巧克力的盘子里。厨子慌忙捞起蛋糕,战战兢兢地尝了一口,却发现味道非常鲜美,这个下午茶老爷夫人吃得非常开心。后来厨子又继续改进,在这种蛋糕上撒了一层椰丝,味道美到爆,于是这种蛋糕就以老爷的名字命名,称为Lamington

    没想到Laminton老爷因为这种蛋糕以他命名而怒火中烧,他恶毒地把Laminton蛋糕形容为“those bloody, poofy, wolly biscuits”,注意poofy这个词,是搞同性恋的意思,Lamington老爷真是太有才了。但不管老爷如何生气,Laminton从此就成了风靡澳洲的蛋糕,一直到现在。

    除了这条词义外,Laminton还是苏格兰的一个小镇,同时还是昆士兰的一个国家公园。教授建议我们可以去Laminton Park徒步。在我们都厌倦了看海之后,于是这周末我们起了个大早去了Laminton Park

2、动物

    澳洲的动物以独特著称。在前面已经展示过Lone Pine动物园里的袋鼠、考拉、鸸鹋等澳洲特有的动物,这次遇上了可爱温顺的动物羊驼(人称草泥马)。

鹦鹉栖在树上,艳丽得几乎亮瞎了我的眼。

火鸡在森林里奔跑,这些火鸡体型娇小,与一般的鸡相差无几。而我记得小时候看过我的后桌的奶奶养过不少火鸡,都硕大而丑陋。是不是因为野生的才具有这样的体型?

3、森林

    沿着林中小路徒步10多公里,一棵棵巨树参天,每每举起相机,都觉得镜头里无法容下如此密集又如此高耸的树木,最后只好放弃摄影,专心走路。小路、落叶、倒伏的巨大枯树、茂密的树木以及同样茂密的树藤,组成了一幅幅图画。权且只能用镜头记录下这些,而高耸的感觉,实在是无能为力。

一场雨过后,雾升起来了,森林变得神秘。

4、树和藤

这样的巨树随处可见。

藤死死地缠绕着树,树对藤的入侵似乎无能为力

5、勒死一棵树

    这棵树是入侵的极致。树旁有一个简介,介绍这是一棵无花果树(fig),而它是勒死了主树(the host)而生长起来的。扼杀是从树顶开始的,一只鸟把一颗种子叼到了主树的顶端,这个种子开始在树顶上生长,然后它的根向下生长并逐渐把主树包裹起来,主树的树汁无法在树间流动,终于被勒死,而这棵入侵的无花果树把主树当成自己的营养,长成参天大树。

    这是发生在植物界的恐怖事件,勒死一棵树。

6、雾

雾气从四面八方升起来,越来越浓。

冒雨徒步了3个多小时,走到一个咖啡馆,喝一杯咖啡暖暖身子。雨停了,窗外是我喜欢的景致,一个有烟囱的屋顶,两只鹦鹉在树间独自艳丽。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950-827667.html

上一篇:我们的月,是薛定谔的猫
下一篇:春天里
收藏 IP: 124.148.32.*| 热度|

46 孙平 郑小康 李伟钢 王春艳 刘全慧 罗帆 武夷山 吴飞鹏 李轻舟 廖晓琳 水迎波 庄世宇 唐凌峰 罗汉江 张珑 陈小润 林中祥 逄焕东 强涛 李建雄 李健民 赵美娣 韦玉程 赵凤光 鲍海飞 何凌云 徐晓 王善勇 王芳 邢志忠 李健 蒋永华 余昕 肖陆江 杨正瓴 JIANHUN anonymity biofans zsc5 zdlh shenlu yunmu clp286 zzjtcm littlekim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3: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